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从国资委到市场监管总局 "细节控"肖亚庆有新挑战

2019/5/21 10:20:00

时代周报记者 陈泽秀 发自北京

担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3年多后,肖亚庆迎来了新变化。

据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报道,5月17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干部大会,年满65周岁的张茅卸任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一职,接任者为此前担任国资委主任的肖亚庆。

同一天,国资委内部开会宣布,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兼任国资委主任。这是继2016年张毅离任后,国资委党委书记兼主任再次由一人担任,结束了“双首长”制。

肖亚庆有多年丰富的央企工作经验,曾执掌中国铝业。2016年2月,他接过国资委的指挥棒后,国资国企改革、去产能、混改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从国资委主任到市场监管总局局长,肖亚庆具有两大优势。”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一是三年的国资监管经验,为其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监管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经验基础;二是对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差异具有深刻理解,能更好地把握打造“所有制中立、竞争中性”市场秩序的发力点。

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在过去一年多里,新组建的市场监管总局在便捷市场准入、创新市场监管、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今年在激活市场活力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承担的责任更大。

“(肖亚庆)必须要做好角色转换,避免将市场监管简单化类比国资监管,依然按照国资监管思路来履职市场监管。”刘兴国说道。不过,截至5月20日,国资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有关领导介绍的栏目里,均未发生变动。

从基层起步、关注细节

肖亚庆生于1959年9月,北京人。19岁时进入湖南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2000年并入中南大学)材料系学习。1982年8月毕业后,肖亚庆远赴哈尔滨,被分配到东北轻合金加工厂。

此后的17年间,肖亚庆历任上述工厂教研室主任、技术股长、技术处工程师、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位,并于1998年升任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1999年,肖亚庆被调往重庆,担任西南铝加工厂厂长。当时,西南铝厂已连续9年累计亏损16.29亿元,年产量只有7万吨左右。肖亚庆敏锐地抓住国企债转股契机,对西南铝厂进行公司制改造,仅一年,企业扭亏为盈。

2004年,年仅45岁的肖亚庆接过中国铝业的指挥棒,担任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同时兼任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5年时间里,他带领中国铝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并购扩张,业绩突飞猛进。

2007年4月30日,中国铝业在上交所上市后,股价一路高涨,市值曾是当时全球最大铝业公司—美国铝业市值的3.3倍。基于此,肖亚庆获得2007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在中国铝业期间,肖亚庆提出了“严、细、实、新、恒、齐”的管理理念。“我觉得小事积累起来就是大事,出的问题全是细节,这些例子太多了,现在说细节决定成败,眼前的事都管不好,大公司能管好吗?中铝成功也是对细节把握住了。”肖亚庆在2007年3月接受《英才》专访时说道。

2009年2月,50岁的肖亚庆“息商从政”,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配合主要分管工业、电信、能源、交通等重要经济领域的副总理开展工作。进入国务院的7年,他颇为低调,除了陪同相关领导参加会议或调研外,公开资料中鲜有其报道。

执掌国资委

2016年2月,肖亚庆正式出任国资委主任,负责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彼时适逢“十八大”后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时期,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已于2015年9月正式出台。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国企改革总体方向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肖亚庆就任国资委主任后,更多的是落实改革。“近年来,国资委相继出台了20多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N’政策体系,形成了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的大框架。”李锦说道。

多位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过去3年多时间里,国资委在推进国有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上有实质性进展,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降一去一补等是突出亮点。“在钢铁、煤炭等去产能中,央企起了顶梁柱的作用。央企的提质增效,促进了经济增长。”李锦表示。

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企业不断扩大。2014年,仅有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两家央企进行混改试点。五年多以来,混改试点企业已经扩展到第四批共160家企业,资产总量超过2.5万亿元,不仅有央企,也有地方国有企业。

国资监管方面,国资委逐步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通知,取消、下放、授权43项国资监管事项。

今年,国资委正积极制定授权放权清单。同时,管资本的平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组建,目前试点已扩大到21家,企业自主经营权进一步下放。

不过,李锦认为,当前国企改革仍存两大遗憾:一是改革的节奏时快时慢,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状态;二是没有在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取得明显突破。李锦认为,国企改革不会随着肖亚庆的离任而产生重大变化,下一步将向更加全面、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由虚变实、由点及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资委工作期间,肖亚庆喜欢到一线企业调研。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一年,肖亚庆就至少前往26家企业进行调研,平均每个月2家。

调研中,肖亚庆信奉“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思想一直得以延续。例如2017年12月,肖亚庆到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调研时强调,要抓好生产经营,尤其要抓好安全,“从小事、细节抓起,做到万无一失”。2018年10月,肖亚庆调研中土集团海外项目时提出,央企要在“严、细、实”上下功夫。其中,“细”指的是“做好小事才能出形象,注重细节就是高标准”。

肖亚庆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4月29日主持国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专题会,强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快建成用好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资委就在推进建立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4月底的发布会上曾表示,要通过这个系统和中央企业进行互联互通,对中央企业“三重一大”的决策,以及投资、资金的运行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市场监管的新挑战

如今,肖亚庆坐上市场监管总局掌门人的交椅,将迎来另一场攻坚战。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市场监管总局正式挂牌成立。该机构不仅合并了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食药监总局的职能,还整合了发改委的价格监督和商务部的反垄断等职责,旨在解决市场监管领域中存在的边界不清、多头交叉执法和监管空白等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后,实行“双首长”制,原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和原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分别担任党组书记和局长。但2018年8月,因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毕井泉引咎辞职,党组书记一职改由张茅兼任。此次调整后,肖亚庆出任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继续“一肩挑”。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肖亚庆不仅有大型国企的领导经验,又在国资委做过监管工作,就任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后,“对于市场,应该从微观到宏观都比较清楚”。

肖亚庆身上的担子不轻。市场监管总局的“三定”方案显示,该机构的职责共有17项,包括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市场主体统一登记注册、组织和指导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反垄断统一执法、监督管理市场秩序、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是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一年多来的“大事”,其中最重要内容之一是将企业的准入环节由原来的7个减少为4个,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据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去年每天新增企业1.84万户,其中80%是服务业,特别是科研企业、互联网企业等等新业态,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明确了“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坚决克服‘准入不准营’的现象”等任务。

张茅在今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坦言,市场监管总局面临不少问题。“首先,这个机构的边界非常宽,市场是一个很大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比如说,食品药品安全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全国70万人的队伍,国家赋予的任务是综合监管和综合执法,但是各个领域的专业性又很强,如何把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相统一,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万喆认为,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的法制化建设,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特别是在保障食品安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下功夫。“现在大家对市场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有’就行,现在不仅要‘有’,而且要‘好’。这方面的挑战很大。”万喆说道。

刘兴国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肖亚庆来说,根本挑战是来自角色转换的挑战,这决定了他能否站在中性立场来深化市场监管改革,执行市场监管制度。最突出的困难是,加快清理与所有制有关的政策规定,打造所有制公平的营商环境。“很显然,这些工作与国务院国资委有着密切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