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社保基金会党组书记王尔乘:推动适当放宽投资范围

2019/5/22 16:25:00

证券时报e公司讯,社保基金会党组书记王尔乘近日在《人民论坛》发表署名文章表示,推动适当放宽投资范围、放松投资品种限制,为分散投资风险、稳定投资收益提供有力保障。

附原文:

努力推动社保基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 王尔乘

【摘要】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壮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机遇期。社保基金会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财政部的工作要求,努力建设一流的社会保障资产管理机构。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会 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社保基金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长远利益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自2000年8月成立以来,社保基金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在取得较好投资收益、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同时,也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保基金会的战略决策是高瞻远瞩、完全正确的。

社保基金以稳健扎实的步伐逐步发展壮大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由中央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产划拨等方式集中的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近19年来,社保基金会牢记职责使命,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加强基金投资管理运营,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培养锻炼干部队伍,发挥基金积极而独特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保基金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历史转变,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基金投资运营道路。作为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已经跻身国际大型养老储备基金行列。

管理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社保基金会从管理中央财政拨款建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开始起步,逐步拓宽筹资渠道,扩大管理范围,壮大资金规模。从资金的筹集渠道看,由最初单一的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到中央财政拨入彩票公益金、国有股减转持、国有资本划转,资金来源逐步多元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收益逐渐成为基金增量的重要来源。从管理的资金类别看,由成立之初管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开始,2006年开始受托管理9个省(区、市)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央补助资金,2011年、2015年开始受托管理广东、山东省基本养老保险结余基金,2016年开始统一受托管理地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2017年开始承接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由单一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发展到目前管理三大类基金。从管理的资金规模看,由最初的200亿元,到目前管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23万亿元,受托管理地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0.67万亿元,承接划转国有资本0.11万亿元,资金总规模已超过了3万亿元。从各方面看,都呈现出加速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投资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内外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社保基金会立足国情,从探索建立机构框架,到逐步扩大投资范围、增强投资管理能力、加强科学精细管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管理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投资运营实践中,形成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坚持审慎投资的方针和分散投资、对冲风险的原则;高度重视资产配置的作用,形成了包括战略资产配置、年度战术资产配置、季度资产配置和资产配置纪律再平衡在内的资产配置体系;积极采取主动与被动、委托与自营相结合的管理策略;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纪律约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在资本市场上树立了负责任机构投资者的良好形象。截至2018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9598.55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7.82%,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5.53个百分点,累计投资收益额大于累计财政净拨入额,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社保基金会始终把规范化建设、规范化运营摆在重要位置。自成立之初,就坚持高起点运作,与基金管理领域知名的咨询机构开展专题合作,精心挑选合适的境内外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目前,先后有40多家国际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和20多家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成为社保基金的管理人。社保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加强规范化建设,将机构运转和基金管理运营纳入制度化轨道。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规范化建设的首要内容,这是社保基金会从成立之初就重视和强调的重要经验。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建立完善了包括资产配置、投资决策、投后管理、风险防控以及委托管理人选聘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办法。2010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首次从国家法律层面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来源和用途做了明确规定。2016年颁布实施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全面规范了基金的性质、来源、用途、管理运营、监督等重要内容,使基金正式步入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轨道。尤其是近年来,社保基金会在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数据标准化、绩效评估和估值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等四项基础性工程,以完善流程、落实规范,形成遵循规范的自觉和必须。完善了基金运营定期公开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布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回应社会关切。

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社保基金会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把方向、抓思想、建队伍、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党的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党员队伍的面貌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引领了社保基金事业的改革创新发展。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纪律规矩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严格落实党中央有关加强党组对重大投资决策把关的要求,发挥会党组对基金重大投资事项的审核把关作用和前置审议职能。坚持好干部标准和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标准和条件选人用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和政治生态。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意识,培育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队伍,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加大人才选拔培养锻炼力度,提升专业化水平,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培养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资产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社保基金事业改革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民生建设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更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这种形势下,社保基金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保基金事业改革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中央对社保基金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基本要求和“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奋斗目标,这是党中央在科学研判世情国情基础上,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对社保基金会来讲,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首要的是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落实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为实现“老有所养”目标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由国务院管理调整为由财政部管理,承担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主体责任,作为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不再明确行政级别”。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大局作出的重要决策,有利于理顺社保基金会的管理关系;有利于推动去行政化,内部实行相对灵活的市场化机制和管理制度,逐步解决运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障碍;有利于社保基金会更好履行党中央赋予的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主体责任。社保基金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在深化社保基金会改革中落实好党中央的要求。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新的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49亿,占总人口的17.9%,比2017年增长了0.6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1.9%,比2017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按照联合国的有关标准,无论从哪个角度,我国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老龄化来得早、总量大、速度快、“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受人口结构、历史原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确实已有若干省份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个别省已出现累计结余“穿底”。 最近,国务院作出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重要举措,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也有人因此担心会影响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要正确看待老龄化社会来临带来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风险和挑战,未雨绸缪,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建成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对此不必大惊小怪,或过分担忧。老龄化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和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应对这些挑战。在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各类商业保险,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等,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稳定社会预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储备基金,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夯实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亿万百姓的福祉、事关社会发展的信心。

社保基金防风险稳收益面临更多的挑战。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资产收益率总体下行,投资风险上升,获得中长期稳定较高收益的难度增加。与此同时,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投资管理逐步回归本源,转向以价值判断为核心,机构之间的机制竞争、产品竞争、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保基金会在体制机制、投资政策、人才储备、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越来越突出。从外部看,作为长期投资者,投资考评指标应体现长期性,目前的考评存在着某些缺陷,不利于发挥无长期负债、无短期支出需求的大型机构投资者的优势,即发挥容忍短期波动,换取长期超额收益的优势。此外,作为体量巨大的机构投资者,投资产品应进一步分散化,但目前对投资产品的品种和比例的限制仍然较多。从内部看,激励约束也还不够到位,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机构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和机构创新活力。管理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与作为基金投资运营机构实行相对灵活的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的要求存在差距,需要加快改进完善的步伐。

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壮大社保基金的重要机遇期。社保基金会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财政部的工作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党的领导,深化改革创新,审慎稳健运营、科学精细管理,努力建设一流的社会保障资产管理机构。

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保基金会的集中统一领导。社保基金会不等同于一般的市场投资机构,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我们要不断深化对社保基金地位作用和政治属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对于社保基金改革发展创新的极端重要性。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是抽象的,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引领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摆正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将政治建设充分融入社保基金事业改革发展创新各项工作任务,以履行党中央赋予社保基金会主体责任的实绩检验政治建设的成效,使政治建设成为推动社保基金会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强化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突出党组对基金重大投资事项的审核把关作用和前置审议职能,围绕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发展战略、国家安全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对涉及基金投资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不大包大揽,根据社保基金会章程,充分发挥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的作用。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凝心聚力、推动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提高党支部建设的质量,规范党支部工作和组织生活,提升组织力,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质量,一以贯之、全面从严,引导和教育全体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党规党纪、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方位实施干部素能提升工程,提高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能力,构建责任、独立、包容的机构文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提高履职尽责的责任感使命感。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保基金会管理运营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基金,是社会保障的“压舱石”,受委托运营的地方基本养老基金更是老百姓的“养命钱”。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底线工程、信心工程,关乎民生改善和百姓福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社保基金会管理运营的资金,算上地方委托的基本养老基金,已超过3万亿元。资金规模发展较快,责任也越来越重。下一步,随着国有资本划转和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进度的加快,社保基金会在未来将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责任,以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人民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下更大的气力,更好地承担起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积极而独特作用。

不断推动改革创新。社保基金会的成立及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深化改革、敢于尝试、善于创新的结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继续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破解社保基金发展难题。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保基金会机构改革提出的要求,着眼于社保基金事业长远发展,从有利于更好履行党中央赋予的主体责任,有利于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留住、吸引、用好人才出发,按照财政部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规定和相关政策要求,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方向,朝着国有独资的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管理机构的目标,进一步研究完善配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针对社保基金会作为长期投资者的定位与短期收益目标考核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推动适当拉长投资基准考核周期,优化调整年度考核指标,逐步探索建立符合社保基金特性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年度考核和追求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建立以投资绩效考核指标为核心的工作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推动适当放宽投资范围、放松投资品种限制,为分散投资风险、稳定投资收益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投资运营水平。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基金都是保民生的重要资金来源,基金的管理运营情况,特别是基金收益情况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实现稳定、更多收益,也是社保基金会的职责所在。首先,确保把基金安全摆在首位。坚守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定位,坚持审慎投资原则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正确处理扩大基金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强化风险管理的关系,推进基金投资稳健运营。着力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持收益与风险一致性原则,更加重视风险配置与管理,将防风险贯穿于资产配置和投资执行的全过程。厘清风险职责,将风委会的职责聚焦于事后的风险限额评估及绩效归因分析。同时,优化风险绩效管理职能分工,把风险绩效管理活动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实现对所有投资环节和层次的全覆盖。其次,努力实现保值增值。牢固树立全球视野,深化形势分析研判,不断提高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的能力,增强投资策略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在深入分析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特性基础上,不断完善资产配置框架,着力增强穿透性、提高科学性。强化归因分析,深入开展战略资产配置计划审视,科学编制和实施年度战术和季度资产配置计划,实施资产再平衡。加强各类资产的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丰富产品体系,完善产品布局,努力提高投资收益水平。

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社保基金的依法合规运营需要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为遵循,科学精细管理需要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作为保障。根据社保基金会机构改革定位,进一步完善基金投资运营制度体系,健全机构运转管理规章,织密制度的笼子。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数据标准化、绩效评估和估值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等四项基础性工程,厘清配合制约关系,加强运行衔接,发挥协同作用。加快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部门间组织架构、控制方法、业务链条三维立体的一级流程,并延伸构建部门内的二级流程,抓好内控制度的落实。着眼于增强投资管理的一致性和数据治理,将数据标准化作为投资运营管理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加快推进风险绩效评估体系建设,通过总体风险绩效评估对年度配置提供决策支持,对分策略风险绩效评价,对建立激励机制提供支持。根据内控体系建设、数据标准化、风险绩效评估和估值体系建设等工作进展,加快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将运营体系、数据标准化的状态变化,整合成高效生产系统,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收集传递和加工处理。

责编/肖晗题 美编/李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