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他们是商业神话中的离娄,是商业赛场上的“最佳助攻",是20年中国私募猛进史的探路者。在新时代与大时代开启之际,中国私募行业和中国私募领军人物正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开辟着中国资本市场大地上崭新的商业时代。
本篇报道是金融1号院私募行业领军人物系列访谈栏目的第2篇报道,本期采访对象为:红马投资创始合伙人欧阳敬东。
他是巴菲特的学生;他是《泰坦尼克号》的投资团队核心成员之一。本期采访对象欧阳敬东的这些故事着实让记者很意外。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记者初见欧阳敬东的第一印象。在他谦逊的外表下深藏着偏执、坚守与果敢。在最初的交谈中,欧阳敬东像极了一个“生产员”,娓娓道来的每一个高科技产业链环节的信息,如同均出自他手。
“投资人一辈子都要学习,人的能力不在于你学到了什么,而是找到学习的方式。”
做投资23年,欧阳敬东积攒了许多“独门秘籍”,比如重视并专注于研究结果(调研)、清晰产业方向,规避风险但绝不敬畏风险等。
欧阳敬东从1996年进入投资行业,现任红马投资创始合伙人,在此之前,还曾在JP摩根、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法国巴黎银行(Banque Paribas)、荷兰商业银行(ING)任职。10多年来,他带领的红马投资投资了近百个项目,截至2018年年末,红马投资管理资产规模约为300亿元人民币,存量资金100亿元人民币。所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涉及芯片制造、生物医药、基因科技、人工智能等。其中有科宝机床这样占据行业基础的核心企业,也有诸如晶晨半导体,博奥晶典,运达风电,云从科技这样拥有自身核心技术的新兴企业。
从研究文章入手
如何确定值得投资的项目,是欧阳敬东和他的团队在投资过程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对于筛选投资项标的方法,欧阳敬东坦言:“对于项目的考察,我们通常从研究文章(技术)入手,要对行业有充足了解,这是投资的基础,包括研究项目所有的历史过程,其次才是考虑市场,然后是商业模式。”他并不信任来自于被投资方提供的报告。
欧阳敬东认为发现价值是最关键的环节。红马投资为此专门构建了一只20余人规模的专家研究团队,必要时还会从海外、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专业机构外聘专家院士。这个团队的职责在于仔细研究产品,并向上下游延伸,尽力提供可靠的第三方视角的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针对某些特定的领域,红马投资还会与一些拥有核心价值的平台对接,例如通过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专家判断红马投资感兴趣的高科技项目的价值,这个过程被称之为“互动式寻找”。
在投资项目比例上,欧阳敬东坚守着一个准则,那就是投资人不能占太高的比例,他说:企业的管理层一定要保证是最大的受益者。
对行业兴趣最重要
项目研究的过程往往漫长而乏味,但对于欧阳敬东来说却完全可以接受,因为这能降低投资风险。
“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也是全球化的。”他说,“只要研究足够,风险是可控的。”欧阳敬东并不避讳谈及还未获得回报的项目:“VR我们已经投了5000万美元,但到现在市场还没起来,人们的消费习惯还需要改变。我们也在等待5G时代的到来。”
对于他而言,他接受风险,但拒绝不可控。这也是为什么红马投资的投资成功率在业内保持领先。
在介绍自己对于风险的认识时,他把高科技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风险是运营风险;二类风险是企业所有者判断失误,方向错误。
对于欧阳敬东而言,一类风险比较好理解,例如企业管理不好,造假等,但二类风险却足以把自己拖入深渊。因此他更相信自己团队的研究结果,之后才是判断项目是否与市场相符。
红马投资现在运行着多只单一项目基金与混合型基金,主要集中在风投阶段和项目晚期阶段项目。这也是为了分散风险的通用做法。
被问及对雇员的管理时,欧阳敬东突然严肃地坦言:对于公司内的员工,如果发现他不了解这个行业,项目出不来,就会被实行末位淘汰,为的是督促员工随时随地的追寻新技术而不是故步自封。
对于公司高层的管理,他说道:“首先我要知道他们一直对这个行业有兴趣,一个人如果在高科技行业20-30年,那他一定喜欢这个行业。第二位的才是用股权期权等利益驱动,其次还要拥有充足的信任,不过多干涉。”
从《泰坦尼克号》到中南传媒
在谈及在华尔街投行工作的经历时,欧阳敬东没有介绍其经手的数亿美元级别的股票与期权交易,而是谈起了他对于《泰坦尼克号》电影拍摄的投资工作。在他的介绍中,所有好莱坞的电影投资追根溯源都来自于华尔街,而只有充沛的资金以及成熟的电影产业才能不断诞生出诸如《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巨作。
“毫不夸张地说,投资一部电影所需要做的准备,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投资一个项目。”他提到,自己回国后参与的第一个国企改制项目就是中南传媒,即使中国电影行业远远达不到成熟的状态,欧阳敬东依然希望借助自己的经验为其提供一部分力量。
自2003年回国发展起,欧阳敬东目睹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他非常直率的指出,即使发展到今天,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确实进步很快,但与美国仍存在差距。国内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远远不够,中国高科技发展模式应该改变了。从这个角度出发,他认为贸易战对于中国企业其实是有利的,它能倒逼中国产业升级。
学计算机的投资人—转行不转型
每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都拥有一份近乎于传奇的履历,欧阳敬东也不例外。更多人关注的是这位科尔沁汉子在资本市场上的辗转腾挪,豪迈洒脱,很少有人意识到他本身的专业与投资毫无关系。
1983年,16岁的欧阳敬东进入中科大少年班攻读物理专业,在那个学术严谨的时代,这个身份无疑是天才与精英的象征。
四年过后他没有如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继续深造下去,而是选择前往密歇根大学学习经济学专业。这样大胆的跨界之择奠定了他自身雄厚的理论基础,本科与硕士知识组合产生的效果在之后的三十年内仍不断发酵。
从密歇根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后,欧阳敬东依然认为自己的积累不够,在华尔街短短工作两年后,他选择前往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MBA专业。
“在入学时商科要读五门课程,经过测试我被免考四科,”他回忆道,“当时院长很为难,跟我说学分不够无法毕业,问我要不要再读一个硕士学位。于是我又选了计算机。”
说起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经历时,欧阳敬东坦诚地说,中美之间对于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差距。他攻读计算机专业时并没有成文的课本,所有的学习都是以项目实践为基础,及时的追踪最新技术发展,因为当课本印刷出版时,书里的知识已经被计算机行业所淘汰。
这样不同于国内的教育培养模式,帮助欧阳敬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追踪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也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
7年的华尔街投资经验,让欧阳敬东想要回到中国开辟崭新的投资之路。2003年回国后,由于最早国内高科技投资项目较少,欧阳敬东率先转向国有改制项目,比如中南、芒果TV等。时至今日,其高科技投资生涯已有23年。
巴菲特告诉我要思考如何赚钱最多而不是最快
在谈起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导师之一“股神”巴菲特时,欧阳敬东至今记忆犹新。
“我跟他至今都保持沟通。当时,他在学校有固定讲座,他喜欢跟我们年轻人在一起,他想了解年轻人在干什么,当时中国留学生只有2个人,他很喜欢我们,因为他也知道中国在干什么。”他从巴菲特身上所汲取道的知识与理念,远远超过了任何课本所能给予的。
被问及与巴菲特最难忘的交流时,欧阳敬东很出人意料的没有讲任何投资理念或者是金融理论,他说道当我第一次见他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赚钱,于是我不假思索地问巴菲特:“怎么赚钱最快?”。他当时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不应该考虑怎么赚钱最快,而应该考虑怎么赚钱最多。你应该耐心地学习,不断地学习。”
从那时候起,他突然意识到在投资场上过于急功近利并不是好事,很多时候会导致错失机会甚至半道崩殂。
当然他也直言自己与巴菲特大师在投资理念上的不同。与巴菲特坚持传统投资形式不同,他所偏好的高科技投资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这是时代与行业体量所带来差异。
山东威达董事长杨明燕在采访现场评价他这位老同学时对记者说:“欧阳敬东是一个学术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总抱有好奇,求知欲强的投资家,这是从学生时期延续至今的特点。他的卓越判断力和敏锐的认知感是支撑他在事业上不断突破的根本。当然,他还是少有的靠谱的投资家,在很多时候敢于讲真话,踏实投资。”
面对好友的评价,欧阳敬东笑言:“我喜欢投资,喜欢高新科技,这是我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