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之起因是经济危机,本质是通货膨胀下的周期性经济问题。18世纪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货币和信贷扩张,通常会呈现“繁荣—危机—恢复”的周期性现象。经济危机非坏事,而是对繁荣时期的错误投资出清。每一个经济周期通常为十年到二十年,而危机的过程通常是一到两年。度过危机,市场会重新恢复活力,进入下一个轮转发展的状态里。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所以演变成大萧条,乃是政府对经济恢复进行了大量干预。从胡佛到罗斯福期间,政府提高关税、增加税收、破坏生产、价格管制、干预经济等形式,使市场恢复的机制被破坏。而当时人们对经济危机的认识,还处于懵懂错误的状态。
讲完前情,再来讲美国奶牛倒掉牛奶,就很好理解。
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人民收入剧量下滑,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当时全美最大的产奶州威斯康星州牛奶零售价由4.79美元降到3.48美元。需求萎缩,乃是对十余年来美国农业高速增长的回调。市场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奶牛,同样也不需要那么多棉花。价格信号已经很明白了。按照正常的市场调节,人们需要节衣缩食,将财富用于更迫切的领域。
然而,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使农业资本和农民团体无法忍受下去,他们开始诉诸政府的帮助。联邦政府认为,农产品价格下降,将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收入减少,需求势必还会减少,于是其他产品价格会继续下跌——正是这样的经济认识,使联邦政府认为,应该遏制农产品价格下跌。
1933年《农业调整法案》出台,其目标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对农产品价格规定了最低限价,禁止农民低价倾销产品。同时政府拨巨款收购和补贴农产品,以便于将大量农产品毁坏。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在《诡辩与真相》的第三章“价格管制”里就说,“联邦政府仅在1933年就购买了600万头猪,然后将其毁灭。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葬于耕犁之下,就是为了让其退出市场从而把价格维持在官方所规定的水平上,因为同样的原因,大量的牛奶被倒入了下水道。”
在政府补贴和价格管制下,农产品领域的投资没有及时出清。破坏农业生产,当然是浪费财富;由于政府干预,经济恢复被延缓了。整个大萧条期间,这样的现象在整个经济领域是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