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私募解盘:大概率维持震荡 关注行业龙头

2019/5/29 10:02:00

本报记者王明山

在上周市场弱势盘整后,A股终于在本周一迎来大涨行情,昨日沪指大涨1.38%逼近2900点,深指大涨2.31%,创业板指大涨3.34%,A股市场全线飘红。

在当前节点,A股市场既面临着北向资金的持续抛售,又迎来入富和MSCI权重提升的多重利好。机构对于其后市的判断也是喜忧参半,A股市场在这样的氛围下横盘震荡了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

近期,多家私募基金密集发布了对当前A股市场走势判断,《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认为A股将在短期大概率维持震荡行情是多数私募基金较为一致的看法,另外,多家私募均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精选优质行业龙头公司会是中长期的操作思路。

证大资产:弱势震荡格局恐将延续

上周市场弱势震荡,策略库中的市场宏观因子整体偏空,4月经济和金融数据双双回落,先行指标发电耗煤增速5月大幅下行,需要提防PMI及后续宏观数据回落对市场冲击。外部,MSCI一阶段扩大A股的决定将在5月28日收盘后正式生效,A股在其指数中占比将提升至1.8%,而富时罗素也正式公布第一步纳入其指数体系的A股名单,将于6月下旬生效,增量资金有望流入A股。

目前市场,指数仍面临技术面和基本面双重压制,弱势震荡格局恐将延续,建议回避短期涨幅过大的题材股,重点关注超跌绩优低价股,灵活运用市场节奏,耐心等待流动性回升。

朴石投资:市场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展望后市,在外围环境未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市场上升动能有限,但是经过前期的连续调整,市场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大概率仍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

朴石投资仍然选择市场上非常优秀的优质个股来应对市场的一般风险,无论牛熊市,优质个股都非常能抗跌也能上涨,市场一旦回暖,他们则会率先反弹甚至不排除在基本面驱动下很快创出历史新高。因此,把投资周期拉长,优质股票的表现都是优于各类指数的。

于翼资产: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平缓

当前时点,考虑到下一轮行情展开仍需改革预期强化、企业盈利修复等契机,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预计较为平缓。这种市场特征下,我们认为是调整、优化结构的契机。一方面继续坚定看好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也重视科技行业的国产化带来的机会。

未来依赖资本市场驱动的创新机制有望逐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国产替代也将加速。随着科创板即将开板的催化,资本市场科技股的β投资机会有望在余下行情中逐渐演绎。此外内需相关+弱周期性+景气度优势明显等细分领域也是我们看好的重点方向。个股选择上,偏好业绩确定性强、成长性与估值相匹配的头部公司。

源乐晟资产:短期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上周市场继续缩量调整,上证指数在2900点区间震荡。近一周港股通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近一月净流出达400亿元人民币,对市场造成较大压力,尤其是权重板块承压较大。

源乐晟资产认为,市场目前在消化外部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会维持弱势震荡的格局,沪指连续五周收阴,接下来继续重点关注市场的主线逻辑,以及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带动下的行业龙头企业。

展博投资:短期A股业绩为王

今年年初至今市场上涨的核心动力来自于流动性及风险偏好修复背景下的估值修复,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已经由单纯的风险偏好驱动估值修复,进入到风险偏好下降、业绩为王、强者愈强的第二阶段。

短期来看,虽然仍处于一个观察期,但从长期来看必将是一个投资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弘尚资产:市场大幅调整概率较小

市场方面,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继续下降,但货币政策基调重回稳健,政策收紧概率不大,更可能将通过一系列维稳政策出台。短期市场经历快速调整后,市场整体估值基本合理,进一步大幅调整概率较小。

配置上重点聚焦2018年年报和2019年一季报超越市场预期的景气板块和龙头公司,重点回避可能会受到MY摩擦加剧影响的行业及个股。

新富资本:等待沪指补缺下探

宏观来看,工业经济较弱,通胀压力较大;市场来看,A股以及外盘表现均较差,赚钱效应很弱,业绩有待回暖。本周无相关利好消息,建议投资者轻仓,等待沪指补缺下探,或将是较好的长线布局点位。

建议关注:白酒行业(行业高景气,提价因素催化,回调后仍有较好性价比);软件、国产芯片板块(前期跌幅较大,政策受益);稀土板块(产品价格上涨)。

天和投资:重点关注高研发投入类个股

2019年退市速度加快,迄今为止已有9家公司被暂停上市;此外,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除了对财务造假等进行强监督外,对多家业绩出现大幅上升的公司也实行年报问询。证监会2019年的一系列举动意味着后续政策将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真实性和财务真实性的监管,为科创板的推出塑造环境。

质地优秀的公司更容易被追捧。重点是“高研发费用+高增长”。我们重点关注高研发投入类个股,研发投入三高(研发投入占总市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比例比较高)的公司中将会出现明显的机会。尤其是兼具自身成长和消费防御属性为代表的医药领域,重点在自我研发、自产自销类公司,比如仿制药+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