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第二批科创板主题基金将开始发售,尽管市场预测首日大概率会完成10亿募集,但封闭式基金的首募规模恐怕难以出现开放式基金的火爆。
根据首批科创板基金募集结果,开放式产品首募规模均在百亿以上,甚至有2只产品超过200亿,但相比之下,封闭式产品只募集到约45亿。
华南一位公募基金高管表示,公募机构发行三年期封闭产品可能基于两个考虑:一是战略配售层面的要求,即参与战略配售的公募基金是有一定期限要求的;二是从历史角度来看,三年期封闭产品能够更好体现比较长期为投资者带来正回报的影响。
“理论上,等产品上市后买入性价比更高,普通的股票型基金可能折价5%~10%以获取流动性补偿,而对于科创板主题基金来说,可能需要的折价率会更高。”一位上海不愿具名的公募基金人士分析称。
产品设计考虑流动性
业内人士表示,封闭式基金不如开放式基金受欢迎,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三年封闭时间太久,解禁时收益情况难以预料;二是流动性不如开放式基金。
比如,市场的一个疑问是,科创板战略配售基金均为封闭式产品,且从目前获批的5只来看,均是3年封闭运作,对投资者的流动性压力会不会很大?
“在产品设计上,是有考虑流动性这个因素的,第二批科创产品均是可以上市交易的,可以在场内进行折溢价交易。”对此,上述上海不愿具名的公募基金人士分析。
同时,封闭式基金上市大概率折价,有观点认为,投资者反倒不如在上市之后再行申购。
例如,兴全合宜基金当初的规模是300亿,封闭期两年,而后来开盘上市交易之后,最高的折价率达到百分之十几。
3月29日,已成立8个月的6只CDR(中国存托凭证)战略配售基金上市,这6只基金在二级市场交易以来市场反应低迷,一度出现2%~5%的不同程度折价。
在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雄看来,封闭三年是基金合同限制约定,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资产情况去做考虑,配置部分长期资金。
“风险收益都是匹配的,战略配售基金非常考验基金经理人的挑选资产能力,这块公募基金的研究能力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持,风险肯定不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得到控制。”严雄表示。
“CDR基金发行上市之初也是折价,但当科创板推出后,明确CDR基金可以参与战略配售时,场内折价被快速缩窄。”某基金研究人士也表示,随着监管明确6只CDR战略配售基金符合科创板战略配售对象标准后,其在二级市场的价格探底回升,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溢价。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创业板首批新股持有一年平均收益率为116%,高于创业板上市首日平均涨幅的106%,持有时长并不是显著不利因素。”一位公募基金科创板负责人表示。
“当然,不能用创业板的表现去推演科创板,具体还是要看科创板的表现。”该公募基金科创板业务负责人称,因此很多科创板基金总体来说就是通过‘固定收益策略+科创板打新’来增厚收益,权益底仓以满足打新最低门槛为限。
“可以看到第二批封闭基金均是0~95%灵活配置型,当股票行情好的时候,便会慢慢降低仓位,将盈利落实到口袋,总之追求稳健收益是第一位的。”上述公募基金科创板业务负责人也表示。
战略配售基金比较稀缺
5月28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第一次审议会议公告,这意味着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工作已经正式启动,科创板正式开板也越来越近。
不同于主板只有在公开发行股份数量超过4亿股时才可使用战略配售,在科创板所有新股均可使用战略配售。
由于科创板战略配售基金的投资目标更清晰,风格不漂移,基金合同也明确封闭期内投资策略包括战略配售,产品诞生时起的主要使命就是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
“本次科创板战略配售基金发行刚好可以衔接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可以立即进行投资。不过短期择时对投资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在上市5日内不设涨跌幅的交易机制下,我们也希望投资者能够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科创板投资。”上述沪上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相关要求,战略配售对投资者数量进行严格限制。当发行数量小于1亿股时,战略投资者不应超过10名;发行数量为1亿~4亿股时,战略投资者不应超过20名;发行数量大于4亿股,战略投资者不应超过30名。
有分析统计显示,目前申报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少于1亿股发行的发行人约为80%。假设所有上市公司均采用战略配售,那么最终也有80%的上市公司的战略配售对象不超过10个,其中包含了企业、保险公司、跟投的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参与本次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及科创板战略配售基金等。
鹏华基金新股相关业务总牵头人姜山表示,战配投资者的数量限制,加上每家基金公司仅一只产品能参与战略配售的“双一限制”,所以科创板战略配售基金数量目前其实是比较少的。
“从目前来看,科创板战略配售基金比较稀缺,相比此前的第一批7只科创板主题基金获得了超千亿资金认购,获配比例较低,很难买到,第二批只有5只封闭式产品获批,基金发售额度受到限制,每只限售10亿。”姜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