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跨市场债券ETF胎动 公募、理财子公司或同场竞技

2019/6/4 8:30:00

作为一种常年的冷门品种,债券指数产品正在伴随监管层对跨市场创新的支持,掀起公募行业格局变化的序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机构人士处独家获悉,跨市场债券ETF已处于酝酿状态——不少于8家公募机构正筹备有关交易所债券ETF产品的发行和上市,但考虑到多个市场机构互联的复杂性、无先例、测试需要等因素,距其真正问世尚需时日。

公募机构对债券指数工具创新的响应,与业内对该业务条线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有固收分析人士认为,创新指数产品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对境外配置资金的吸引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债券ETF有望在跨市场机制的利好下迎来空前发展。一方面实物申购的开启将促使银行间的大规模债券转化为公募的指数产品规模,进而冲击行业格局;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纷纷设立,也有可能与公募机构在这一领域形成火拼。

跨市场之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从接近监管层的公募人士处获悉,已有不少于8家公募机构正在筹备有关交易所债券ETF产品的沟通与准备。

“跨市场的ETF业内已经沟通准备了较长时间,这8家机构主要也以行业内的大型公募为主,但由于跨市场品种涉及到不同的托管和清算机构以及数据、系统的互通,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上述接近监管层的公募人士透露。

公募机构对于债券指数产品创新的摩拳擦掌,来自于监管层的明确支持。

5月20日,证监会与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开放式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拟推出以跨市场债券品种为投资标的,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或在银行间市场协议转让的债券指数公募基金。

“指数工具一直是有的,但关键在于交易型指数工具,也就是债券ETF的创新,推动得比较慢,因为ETF品种一直是交易所的专属,九成以上的交易却又在银行间发生。”汇金系一家券商固收分析师指出,“如果让债券ETF只在交易所市场上市,银行间市场必然是不愿意的,所以才同时有了ETF和银行间转让两个品种,其实是两市场互通和规则统一背景下达成的再平衡。”

事实上,由于此前银行间、交易所市场的割裂,也让债券ETF产品常年无法得到充分发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交易所市场仅有7家公募机构发行的10只债券ETF,其中平安、海富通、国泰排名前三位,合计规模分别为63.09亿元、40.71亿元和10.77亿元,其余4家公募机构的规模均未过亿。

“跨市场和流动性将为债券指数产品带来超预期的想象空间。”上述固收人士表示,“目前债券市场已经有了债券通等机制来强化对外开放,但整个债市还缺乏具有足够流动性来吸引配置盘资金的指数工具,此时推出债券ETF显然有助于提高债市对境外配置资金的吸引力。”

银行系参与洗牌

在公募人士看来,债券指数工具的创新有可能诱发公募行业的新一轮洗牌。

“近几年公募机构的固收在委外业务的作用下变得重要,这也导致银行系公募的崛起,而随着跨市场的债券ETF产品的出现,会进一步强化这种趋势。”北京一家公募机构产品部人士表示,“因为债券ETF主要是模式机构定制,持有人基本都来自于可以用银行间债券进行实物申购的银行。”

“这种情况下银行资源就会很重要,货基不算规模了,但ETF会算规模,而银行间这种指数需求又非常大,考虑到这个维度的竞赛,银行系公募有可能借势获得扩张,最终规模进一步跻身于行业前列,导致公募的格局改变。”上述产品部人士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仅在央行、证监会发布通知的两天后,已有5家公募机构先后向证监会申报发行不少于7只银行间可转让债券指数产品,但由于准备不充分而被监管层要求撤回。

业内人士认为, 5家公募机构之所以集体抢跑,原因之一正是来自理财子公司对该领域竞赛预期的威胁。

“ETF产品本应是公募机构专属的优势,但现在通知提出的银行间协议转让品种,其实质就是一种银行间版本的债券ETF,而理财子公司非常有可能被允许进入这一市场,并成为公募的直接对手。”上海一家公募机构的固收人士表示,“从产品形态、运营、门槛等要素来说,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特点已经无限趋近于公募,理财子公司制度层面完全能够搞出这种指数产品。”

“因为银行间的话语权仍然在银行,本身就是债市的大买方,具有天然的市场优势,此时可能也有一些基金公司想先发制人在银行间可转让指数产品上‘抢跑’也并不奇怪。”上海一家公募机构固收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