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许帆
随着年初以来资本市场火热行情渐趋回落,“看天吃饭”的券商业绩也随之下滑。就近期集中披露的5月业绩来看,共有6家券商出现单月亏损;累计来看,今年前5月,仍有4家券商处于亏损状态。
回溯2018年业绩,亏损券商数量达到25家。其中,出现高额亏损的券商各有各的不幸,主要受股东拖累、债券违约风险、市场波动等原因的影响。
类型一、股东拖累
代表券商:华信证券
在2018年亏损券商中,华信证券亏损金额排在首位,达84.33亿元(母公司口径,下同)。华信证券表示,因股东方华信集团发生危机,公司业务全面处于暂停状态。
华信证券此次亏损主要由于巨额的资产计提减值损失导致。2018年,华信证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9.8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继2017年后,由于对投资的可收回性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无法充分识别,华信证券财报再次遭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具体而言,截至2018年底,华信证券存放于华信集团旗下子公司华信财务的存款余额为36亿元,华信证券子公司华信资本旗下基金在华信财务的存款余额为28.9亿元,其中18.9亿元归属于华信资本。由于华信财务面临重大流动性风险,华信证券将上述金额全部计提。
另外,自2018年2月起,华信证券管理的资管计划未能及时兑付,华信证券以自有资金受让28.41亿元份额,并对此计提了25.2亿元的减值准备。
令人疑惑的是,上述问题在2017年即已存在。根据华信证券2017年年报,截至当年年底,华信证券存放于华信财务的存款余额为16亿元;且在明知华信财务存款存在兑付困难的情况下,未对该笔存款进行任何资产计提。历经一年时间,华信证券在华信财务的存款余额不降反升,新增20亿元的存款有去无回,让人讶异。
类型二、代持债券违约
代表券商:网信证券
在网信证券出现债券风险后,监管部门已对其派出工作组进行专项检查,并对其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控。
网信证券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用业务和自营业务方面。从财务数据上看,2018年该券商实现营业收入-32.44亿元,净利润-28.80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9.79亿元,直接导致巨额亏损的出现。据接近网信证券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此次网信证券净利润亏损,系由于公司代持债券出现违约情况。
另外,网信证券2018年度报告显示,其净资产为-22.18亿元,净资本为-30.55亿元。由于网信证券净资本已为负值,其风险控制指标及开展业务对净资本的要求标准均难以达成。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透露,网信证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净资本及其他风险指标已经不符合规定要求,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监管,督促化解风险,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
类型三、市场波动拉低业绩
代表券商:太平洋证券
在2018年证券市场波动及监管政策的影响之下,多家中小券商出现“典型性亏损”:经纪、投行、资管等各业务条线盈利水平下滑,自营业务和信用业务造成直接亏损,且营业成本高居不下。
以太平洋证券为例,2018年太平洋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69.9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2亿元,同比下降14.39亿元,在上市券商中净利润水平排在末位。
在2018年年报中,太平洋证券详细描述了市场行情低迷之下券商展业困境: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出现多只股票价格跌破平仓线,单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59亿元;证券自营业务年内亏损5.21亿元;自有资金投资的部分资产管理产品持仓证券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自有资金投资出现大幅亏损,资产管理业务亏损2.82亿元……
其他业务条线方面,太平洋证券2018年经纪业务实现收入3.65亿元,但实现营业利润-3706.89万元;投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但营业利润仅有968.04万元,难以拉升公司整体业绩。
除太平洋证券外,另外3家亏损在5亿元以上的券商分别为华融证券(亏损8.85亿元)、中天国富证券(亏损7.23亿元)、恒泰证券(亏损5.79亿元)。从亏损原因来看,主要模式均为业务条线净收入的普遍下滑叠加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亏损。
类型四、合资券商待发力
代表券商:申港证券
随着新设外资控股券商陆续落地,证券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推进。但由于资本实力受限、业务规模较小、经营业务范围等问题,2018年共有6家合资券商亏损。其中,在CEPA补充协议框架下设立的申港证券、华菁证券、东亚前海、汇丰前海4家新型合资券商无一例外亏损。
不过,除申港证券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76亿元导致由盈转亏外,其余公司业绩整体变化幅度并不算大,华菁证券、汇丰前海证券亏损规模有所收窄。
据广发证券陈福团队研究报告指出,CEPA框架下的新型合资券商牌照相对齐全,业务条线完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萌芽阶段,静态看业务进展缓慢。此外,合资券商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在总资产和净资产方面均与国内龙头券商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