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考竞争依然激烈,命运裁决早已没那么残酷。名校虽然难考,考进普通大学的学生,仍然有四年机会拼一把,命运差距没有那么大。有位老人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这个历史进程就是你搭乘的城市快车。
高考报考,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大城市。考得好就不用说,中国最好的大学都在大城市;考得不好也没关系,还是优先推荐大城市。
如果考得不好,很多父母就会想:反正读的不是名校,到哪里上学不是上,去离家一百多公里的地级市读一个什么学院,离家里近,偶尔还能回来看看。这四年时间里,在当地给你找个工作也方便。这就是很多父母的想法。对于还有血性志向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想法很危险。那些微不足道的“好处”“方便”,都是诱惑,它勾着你留下来,在熟悉安乐的环境里,继续四年温存的生活。
在这样的城市,你的同学大部分是本省人,他们带来的新鲜信息很有限。这个城市也许你早就去过,没有什么新鲜感。在这样的城市读书,像县城高中的翻版。小城市没有高级产业,没有新科技,没有房地产,更谈不上金融。许多高级货在大城市里寻常可见,在小城市却没人提起,仿佛那是很遥远的东西。
大学四年说长也长,眼界一旦被限制,想象力就停止了。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第一份工作通常找本专业相关,几年以后,才痛苦地转行。因为这四年时间里,你学习的课程,老师的教导,还有你的实习过程,这些全在暗示这行有怎样的前程。尤其你生活在小城市,抱歉,创业的想法可能就是开个小餐馆。把自己空投到大城市,才有更多机会拓展眼界。
在小城市生活,最可怕的是:父母看到你近在眼前,他们不由自主帮你安排前程。当地银行国企在招人,哪里还有公务员岗位,他们都盯得紧紧的。小城市上一代人的眼界,不可能太高了。他们为你奔走,搭上人情,殷殷劝说,到时你听还是不听?我们这代人,没有多少人能无视父母的恳切。如果你的情侣就在当地,人生基本就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