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蒿素的发现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上又有重大进展。
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疾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并于近期提出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与此同时,该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疟疾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热带寄生虫传染病,与艾滋病、结核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影响全球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自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然而,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6月17日,在屠呦呦团队青蒿素研究获新进展消息传开后,A股相关的上市公司如昆药集团(600422.SH)、华润双鹤(600062.SH)等股价纷纷大涨,其中,昆药集团更是涨停。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国家药监局官网上相关的青蒿素国产药品批文情况,一共有20家公司拥有青蒿素原料药或者制剂生产批文。其中,昆药集团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就占了7个生产批文。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部分企业相关青蒿素产品销售情况后发现,总体上多数企业业绩并不理想。
以昆药集团为例,2018年,公司抗疟疾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93亿元,同比下降35.66%。公司解释称,抗疟类产品销售下降,主要是双氢青蒿素哌喹片、蒿甲醚注射液及青蒿素销售下降导致。
昆药集团董秘办相关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青蒿素产品销售下降,也主要跟公司销售地区疟疾感染率在下降有关。
再如在新三板上市的青蒿药业(870644)为例,公司是一家集青蒿素类复方制剂、中成药制剂及各类浸膏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区域主要在非洲、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及国内等地区。公司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9.13万元,同比下降10.66%。青蒿药业在2018年年报中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系受到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青蒿素抗疟药物的出口销售有所下降。
同样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同人泰(836978),是一家出口青蒿素原料药企业。公司2018年实现青蒿素营业收入1700.49万元,同比下降近五成,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系受青蒿素市场持续走低的影响,公司青蒿素销量降低。2017年青蒿素销售3.40万公斤,其中:内销青蒿素1.20万公斤,出口青蒿素2.2万公斤;2018年青蒿素销售1.6万公斤,其中内销青蒿素1500公斤,出口青蒿素1.45万公斤。
也有一些企业如楚雄云植药业有限公司虽手握青蒿素原料药批文,但公司却放弃生产。楚雄云植药业有限公司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放弃的背后也是考虑到目前青蒿素整体市场规模有限。
“在抗疟疾上,青蒿素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外一些经济非发达地区。疟疾的发生跟卫生条件差有很大关联,而中国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消除疟疾了,整体卫生环境条件较好。以我们为例,我们市场主要在国外。”青蒿药业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青蒿素的发明国,中国的青蒿素产业在国际上并没有赢得与其相匹配的地位。曾有数据统计显示,全球青蒿素市场被瑞士诺华集团、法国赛诺菲集团与印度的仿制药药企主导,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不到10%,甚至行业人士估计在3%~5%之间。
对于国内生产青蒿素产品的企业来讲,青蒿素产品销售要实现业绩进展,开辟新的适应证无疑是较好的选择。
此次屠呦呦团队在攻坚“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同时,还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高变异性红斑狼疮效果独特,目前已开展一期临床试验。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负责单位开展临床试验。
上述昆药集团董秘办相关人员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同于抗疟疾,红斑狼疮适应证的需求市场不仅仅局限于国外,还有国内市场。如果青蒿素在这块研究上有新进展,可以扩大青蒿素销售市场。
不过,上述红斑狼疮适应证的开辟也需要一定时间。昆药集团方面预计药物要上市的话,需要7~8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