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都有哪些新的变化?
在6月18日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理论、方法和实践高端论坛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人士在演讲中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总体方案,正由两省一市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上述长三角合作办人士表示,从实践层面看,除了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外,区域内已开放了总价值超过300亿元的大科学仪器设备使用;通过下载App完成了区域内公交体系的通用刷卡支付;统一了区域内部的14条信用标准,联合认定了四十多个失信企业;将区域内的异地住院结算推广到异地门诊结算等。
上海社科院教授王振认为,从目前的学界研究看,长三角一体化的新一轮研究方向将包括区域一体化的国际比较与样本、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的实证研究、区域分工与竞争关系、财税改革与一体化发展,以及一体化有效模式等研究。
科创与环保先示范
各地政府对长三角一体化已高度重视,一体化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抓手在哪里?对市场主体来说,一旦跨区域能否有良好的预期?
南京大学教授洪银兴在上述论坛上表示,从国家层面看,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目标是建设全国乃至世界级的科创中心,从之前产业链中低端的“世界工厂”向科创中心转型,而科创中心的建设方向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从实践中看,这是各地政府和市场主体都一致认可的目标。
至于构建科创中心的路径,关键在于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三力合一”。上海新微科技公司董事长任佳则表示,从近些年科技创新的实践看,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和重要。
在一体化过程中,各方都认可的另一个目标是对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机制。上述长三角合作办人士表示,横跨沪苏之间重要的太浦河已建立了上下游共同保护的协同合作机制。
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中科院已经启动了“美丽中国”项目,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环境保护提供近1亿元的专项,探索如何建立生态保护的“一张网”,特别是建立符合多方利益的生态补偿体系。
来自沪苏浙三地发改系统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将积极与中科院进行合作,提供配套。对地方来说,中科院专项中“一体化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颇具吸引力,这一探索着眼于小范围内进行试点。
“试点中,将汇集中科院环保领域的最新技术。”杨桂山表示。
江苏省发改委长三角处调研员罗伟光认为,在拉长产学研机制中,政府需要从财政思维转为金融(资本)思维,转换机制。
参与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孙娟表示,规划编制中发现,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挑战比较严峻,有70%的污染来自本行政区域内。在各地近些年的发展中,为获得更多的土地,都有大规模填湖、填河等行为,这带来了水面的消失,从而对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构成较大挑战。
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环境保护,也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他们建议将环保合作机制上升到法律层面。
跳出“行政区”思维
多个与会学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上海如何发挥龙头作用,是长三角一体化能否高质量推进的关键所在。因为这涉及如何推动地区合理分工并有机关联的一体化空间格局,更牵涉到如何处理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轴带的空间关系。
中科院研究员陈雯指出,上海的虹吸作用一直在加强。而南京大学教授范从来研究发现,上海的辐射作用在提升。
如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结论?
如果用经济指标,如GDP、制造业、资本流动等来看,上海体现出来的是扩散,但如果从就业的角度看,人才是向大城市集聚的。
洪银兴指出,在建设科创中心目标的路径中,对地方政府来说,思路和理念要改变,即从招商引资为主转为如何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长三角合作办供职的江苏省发改委长三角处调研员罗伟光指出,以贯彻国家撤销省级收费站为典型案例,其最大的阻力并非是交通建设等部门,而是来自公安,因为公安系统的“站点”是以收费站地理位置设立的。
有学者认为,与粤港澳大湾区不同的一点是,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较为同质化,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中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未来,各地如何错位发展,既需要市场看不见的手进行配置,也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进行调控。
陈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区域一体化中,不能把一体化制度设计为一个行政区的管理制度。这也意味着,一体化制度体系的内容、机构、程序等完全不同于原有的行政区管理制度。
长三角的一体化如何破局?安徽大学教授韦伟表示,以科创资源看,科技系统、发改系统、地方政府等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不同的价值发挥渠道,在考核体制上也不尽相同,但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科创中心的共同认知下,这是最容易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