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 记者胡金华 见习记者 郑颗粒 上海报道
在A股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东主动减持股票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上市公司股票遭股东被动减持的情况却并不鲜见,上海莱士就是其一。
6月15日,上海莱士(002252.SZ)发布公告称,公司于6月14日收到控股股东莱士中国的《被动减持计划进展情况告知函》,莱士中国于当日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正式通知,莱士中国质权人歌斐资产已申请强制执行,并由华泰证券分别于2019年5月29日和2019年5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上海莱士股份合计636.18万股,占上海莱士总股本的0.128%。这也是上海莱士首次发布关于存在可能被动减持公司股票风险的预披露公告之日起,莱士中国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动减持公司股份661.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33%。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 这已经不是上海莱士控股股东第一次被动减持了。就在今年1月8日,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公司另一控股股东科瑞天诚一致行动人科瑞金鼎质押给华融证券的2896.99万股上海莱士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因股价低于平仓线且未能履行补仓义务等而构成违约,华融证券有权对质押的标的证券进行违约处置,可能导致科瑞金鼎被动减持,违约股份占上海莱士总股本的0.58%。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多次质押逾期导致被动减持,很明显说明其流动资金不足,控股股东资金不足导致股权质押逾期也属于违法,其市场信用会显著降低,市场上的投资人会因为控股股东的资金情况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担心。虽然上海莱士两大控股股东被动减持的比例还远没有达到撼动其对公司控制权的地步,但这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上海莱士正在进行的跨国并购也会有影响。”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陈文龙律师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
两大股东陷入“泥淖”
资料显示,上海莱士是在1988年成立的血液制品大型生产企业,专业从事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及检测器具生产和销售并提供检测服务,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pH4)、人凝血因子 VIII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冻干人凝血酶、外用冻干纤维蛋白粘合剂,共7个品种23个规格。公司于2008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知名企业。
就是这样一个进入资本市场长达10多年的公司,近年来其两大控股股东,莱士中国及其一致行动人和科瑞天诚及其一致行动人陷入股权质押的泥淖。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8年12月,上海莱士公告不断,而其基本内容就是控股股东股票质押违约,存在可能被动减持风险,整个公司迎来被动减持潮。继2018年12月19日控股股东莱士中国被动减持25万股、科瑞天诚一致行动人科瑞金鼎被动减持101万股后,当年12月20日,科瑞天诚再遭强平,被动减持1300万股。
据本报记者了解,截至去年末,莱士中国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圳莱士共计持有上海莱士17.37亿股,占总股本的36.84%,合计质押91笔,莱士中国背后是上海莱士的创始人黄凯;科瑞天诚及其一致行动人科瑞集团、科瑞金鼎共计持有上海莱士18.33亿股,占总股本的36.84%,合计质押92笔,科瑞天诚的背后是上海莱士的资本运作主角郑跃文。
值得关注的是,郑越文和黄凯押上了两人在上海莱士的全部“身家”,总共质押34.62亿股,占所持股份的97%。牵扯数十家机构质权人,于2018年开始纷纷不幸“躺枪”。
6月20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上海莱士董秘办,采访了解该公司目前两大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究竟总计被动减持了多少股份,占公司总股本多少的比例时,被告知需要时间予以回复。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上海莱士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控股股东的被动减持,还要面对控股股东基金资管计划的撤出。根据其2018年12月12日发布的公告,两大控股股东科瑞天诚及莱士中国参与了鹏华资管三项资管计划,共计33亿元。鹏华资产将根据合同约定,对三个资管产品的标的证券拟进行平仓操作,计划减持所持上海莱士全部股份。上海莱士2018年三季报显示,鹏华资管3只基金资管计划合计持股1.46亿股,上海莱士2018年12月7日复牌以来3只资管计划合计浮亏近20亿元。
但是对于个人股东而言,他们承受的损失更大。公开资料显示,复牌前上海莱士2.75万股东户均持股数18.05万股,之后仅过11个交易日,这2.75万个股东户均亏损达200多万元,创下这轮熊市中股东户均亏损之最。
最“壕”并购存变数
6月20日,《华夏时报》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早在2004年,科瑞天诚入主上海莱士,有着深厚血液领域资历的黄凯遇见了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郑跃文后,很快产生“化学反应”。2008年,上海莱士深交所上市,2013年先后收购邦和药业、同路生物,在并购中实现了从行业第四到老大的跨越,随之而来的是股价的逆风飞扬,暴涨15倍,市值突破1000亿元,并于2016年成为唯一一家市值过千亿的医药公司。
然而在2014年成为行业老大后,上海莱士不甘寂寞,开始炒股,这一决议得到了上海莱士董事会的通过。资料显示,上海莱士的证券投资生涯肇始于2015年。这一年正是A股牛转熊的一年,而上海莱士却在这一年因为“炒股”而大幅“催肥”了业绩。《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在2015年、2016年,上海莱士在A股市场分别获得股票投资收益8.7亿元、8.3亿元,占公司年度净利润比例分别高达60%、51%,因此而获得“A股股神”的美名。
2015年的大牛市中,上海莱士押宝两只个股:万丰奥威,兴源环境。其中持有万丰奥威近7000万股,同时通过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大量持有兴源环境股票。
但是自2018年以来,万丰奥威和兴源环境均遭雪崩,后者控股股东部分质押的股票已经触及平仓线,上海莱士这两只股票造成的亏损就达11.1亿元。经确认,2018年,上海莱士的的证券业务投资合计约18.89亿元,这直接导致了公司2018年业界惨淡:营收18.04亿元,同比减少6.41%;净利润亏损14.69亿元,同比减少275.72%,成为上市10年来的首亏。
2018年12月7日,上海莱士在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停牌后复牌,是日,上海莱士抛出海外并购预案: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全球著名血液制品公司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权,以及天诚德国股东持有的天诚德国100%股权。 彼时,双方初步协定交易总价约391.14亿元。因为上海莱士2017年度经审计的资产总额只有144.55亿元,其本次跨国并购被市场称为“蛇吞象”,或成A股市场最大的一笔海外医药收购案。
然而投资者对这一天价并购重组并不买账,复牌后接连10个跌停。2018年12月21日,大笔资金入场助其打开跌停板,但仍未将该股从平仓线上拯救出来。同日,公司再次收到控股股东被强制平仓的消息,市值也从巅峰时期的逾1300亿元坠落至350亿元,跌幅超七成。这起跨国并购案再生变数。
“2018年以来,上海莱士控股股东的股票质押违约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从侧面反映了控股股东的资金紧张程度,都大半年了这起跨国并购案都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因素固然很多,但控股股东频繁被动减持肯定会影响到投资者和并购当事人的信心和判断,甚至会用脚投票。”6月21日,一家券商医药板块分析师张路(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