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爱尔兰是欧洲西北贫穷落后的国家。最初原因,是爱尔兰人对英国的统治耿耿于怀,屡次反抗。宗教和政治纷争,导致这个西欧小国动荡不安,人民只能靠种地维生。19世纪,爱尔兰还爆发过“土豆饥荒”(俗称爱尔兰大饥荒),饿死者达数百万之众,另外还有一百多万爱尔兰人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人口大规模减少,加剧了爱尔兰的贫穷。一直到20世纪,爱尔兰人都是贫穷、小气、狡猾的代名词。在各国文化里,穷人难免受到歧视。
二战以后,爱尔兰经济长期不振,农业仍是这个国家的主要产业,爱尔兰人被称为“欧洲穷小子”。到1990年代,这个现象才有所改变。爱尔兰政府开始施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大力降低税率,吸收企业投资。很短时期内,爱尔兰成为“欧洲公司的总部之都”,崛起于欧洲各国。1990年代的爱尔兰,被称为“凯尔特之虎”。
从1990年代到20008年,爱尔兰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发展。
有两方面的原因:经济制度优势,宽松的企业环境吸引大量企业前来入驻。哪怕仅仅是为避税,爱尔兰也非常欢迎。这其中就吸引大量软件公司,爱尔兰的软件产业初成气候;
第二方面的原因,金融。和其他产业一样,爱尔兰对金融监管十分宽松,这个国家是欧洲金融家绝好栖身之所。
2010年爱尔兰的经济问题随着美国经济危机而爆发。多年来,由于资产泡沫和政府收入增加,爱尔兰的福利和负债问题变得严重起来。政府花了太多钱,终究要还的。在欧盟要求下,爱尔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开始减支增收。只用不到三年时间,爱尔兰就迅速恢复了元气。
从骨子里说,爱尔兰经济相比于英法德意这样的欧洲大国,要健康得多。原因是,爱尔兰整体税收要比欧盟国家低。其企业所得税只有12.5%,比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水平都要低(25%—35%)。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大量公司,迁至爱尔兰。比如苹果、微软和谷歌公司的总部,都设在爱尔兰。这些大公司在欧洲的业务得以少纳许多税收,同时也给当地带来大量就业。这也是欧盟为何多次指责爱尔兰“偷走税款”的原因。
今天的爱尔兰凭借其制度优势,已成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远远高过英法等国。希望爱尔兰继续保持“欧洲灯塔”的作用,向各国昭示繁荣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