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参与工作的人是互相服务互为需求的,人数越多,工作机会越多。小村镇人口有限,就业机会就不多;一个几百万人的大城市,能创造的就业几乎是无限。从这个角度说,只要老人从事力所能力的工作,他们和年轻人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老年无法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有创造力的脑力劳动,只要他们找工作,市面还是有大量工作适宜。低端如看护值守,稍繁重点的有超市摆货,打扫整理,园艺浇花。对体力和脑力要求更高的工作,很多老人都能做。和青壮年相比,他们或许体力不如;可是一旦他们想要赚钱自养,通过压低劳动价格,也是不难找到工作。
老人固然“抢走”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可是他们创造价值,获得收入,也对全社会形成需求,从而创造新的就业。一个有日常收入和消费能力的老人群体,他们带动的就业,显然远远超过贫穷拮据的老人群体。整个社会的就业机会,实际上是增加的。“通过供给创造需求”,这就是经济学的“萨伊定律”,不只对年轻人适用,而且,对老人也同样适用。
事实上,绝大多数老人没有走上工作岗位,邻取薪水。他们一般是在家里,参与家务,抚养小孩,帮助减轻年轻人负担。年轻人有更多精力投入工作,创造财富,这里面也有老人的贡献。通过参与家庭分工,老人帮助改善家庭家庭,同时也能获取尊重。
在老龄化严重的国家,老人参与工作,不仅仅是自助自救,也是共渡时艰,缓解社会危机。在日本,由于年轻人数量很少,很多服务行业都由老人来做。日本的“老人出租车”“老人杂货铺”就很常见,甚至成为特色。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很多年轻人都陷入失业困境。很多老年人放弃了清闲的退休生活,主动走进商场超市和服务机构,去打零工赚钱。这样不仅能赚到钱,也是在给他人提供服务,缓解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