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 泰勒
兄弟姐妹们啊,今天的市场被一篇“有点大”的小作文给支配了,导致咱们股民坐了回“过山车”!
先回顾一下今天的整体市场表现。
3月28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盘中涨超1%,深成指、创业板指一度涨超2%,午后震荡回落,涨幅明显收窄,港股方面亦如此。
截至收盘,沪指涨0.59%,深成指涨1.31%,创业板指涨0.95%。
市场共4574只个股上涨,662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净买入23亿元。
低空经济概念爆发,多股涨停!原因不再赘述,大家可以点击下面链接——
下跌方面,银行板块走低,光大银行跌超7%。消息面上,3月27日晚,光大银行披露的年报显示,该行2023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407.92亿元,同比下降8.96%。
3月28日上午,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解释道,过去一年受贷款收益和投资收益下降以及减费让利政策等因素影响,光大银行整体的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都有所下降,营收同比下降3.9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96%。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信用减值拨备,这主要是为了夯实资产质量的基础,同时也严格执行监管的风险分类新规,进一步加强了存量风险的处置,这些措施对短期的盈利能力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今天盘中,A股三大指数一度集体暴涨,原因是一则小作文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版QE(量化宽松)的大讨论。
有分析称,关于央行买国债:
第一,央行本来就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据央行官网“公开市场操作概述”: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第二,为什么实际中不怎么用?公开市场操作量动辄千亿元甚至万亿元,如果用直接购买的方式,容易引发价格波动。而使用质押回购的形式,一来不会影响价格,二来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政策利率调控市场,三来政金债、央票等都能纳入抵押品,方便加量。
第三,一级市场购买国债是不允许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结论:买卖国债显然可以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必要补充,现行制度也是允许的,但赤字货币化底线依然存在,无需过度解读。
临近尾盘的时候,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声称中国版QE不会发生。摩根士丹利分析,这是通过从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反向回购和贷款设施(LFS)转向越来越多地使用政府债券交易来控制金融状况以改善公开市场运作机制,这是全球央行之间的一种标准做法。它并不是在一级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因此并不表示量化宽松。
因此,尾盘A股的涨幅大幅度回落。
市场就分析到这,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