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硬核的产品支撑,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上市、宣传,消费者最终会用脚来做出他们的回答。
文/每日资本论
押宝科技股的消费者怎么也没想到,这家曾是“世界成长最快之一的科技公司”,居然轰然倒塌了。
3月29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柔宇科技)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分别为自然人张某、王某某、郭某某。对此,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对媒体表示,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
柔宇科技被外界称为“折叠屏手机鼻祖”,多轮股权加债权融资累计近100亿元,一度估值超过500亿元,是中国科技界炙手可热的独角兽企业之一,备受资本关注,中信资本、深创投、IDG资本、松禾资本、工银投资、中国银行等知名机构参与投资。
在柔宇爆发危机之后,知名独董、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姝威曾两度为柔宇科技发声,呼吁各方给柔宇科技寻找战略投资者。
这样一家站在科技前沿公司破产,的确让人费解,更让人惋惜。那么,是什么放倒了这家曾经前途无量的潜力公司呢?
要说柔宇科技就不能不提刘自鸿。他的简历非常耀眼,17岁时,他获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21岁,他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23岁获硕士学位,26岁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2009-2012年,刘自鸿曾任美国IBM公司位于纽约的全球研发中心顾问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
2012年,29岁的刘自鸿从美国归国创业,与另外两名清华大学兼斯坦福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出资10万元创立了柔宇科技。2014年8月,柔宇科技发布了世界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器,厚度仅为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在当时可谓是颠覆式的技术水准。
不过,此时的刘自鸿尚未进入聚光灯下。小插曲是,2019年1月,小米总裁林斌在微博上宣布,小米做出了全球第一台折叠屏手机,应该也是全球第一台双折叠屏手机。随后,华为也宣布将会发布全球首款5G折叠手机。
有意思的是,时任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突然在朋友圈表示,柔宇在2018年推出的柔派才是全球首款真正可折叠的柔性屏智能手机,就连三星也只能屈居第二。
这个小小“口水战”也让柔宇科技迅速被媒体发掘出来。按照现在部分媒体的报道,柔宇科技是在2018年10月31日下午正式发售了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柔派)。
而在2017年8月到2019年11月,柔宇科技获得了7轮融资,22家PE合计向该公司增资了50.53亿元。2019年,柔宇科技被美国硅谷评为世界上成长最快的科技创业公司之一。有统计显示,到2020年6月前,柔宇科技从各路资本的手里至少融到约90亿元。
2020年6月30日,柔宇科技变更为股份公司,并抢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在上交所披露招股书,公开发行不超过12,000万股,募集资金144.39亿元,正式冲刺科创板。
但意外发生——2021年2月10日晚,柔宇科技科创板IPO审核状态突然变更为“终止”,而且是柔宇科技和保荐人中信证券“主动”提交了撤回科创板IPO的申请。
这或许是柔宇科技命运的转折点。但之前问题就已经显现。
首先是,柔宇科技自己发布的折叠屏手机FlexPai销量惨淡,几乎没有存在感。其次是,既然是“鼻祖级”为何没有什么合作厂家。包括小华为、米、OPPO、VIVO、荣耀等主流手机厂商的折叠屏非柔宇科技生产。而柔宇科技除了宣布与中兴开展折叠屏合作,将第三代技术应用在中兴折叠屏手机上面之外,并未有其他厂商与柔宇科技合作的迹象。
这个结果,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市场在产品上的选择。
压力最大的还是债务。在招股书中,柔宇科技提到,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分别实现营收6472.67万元、1.09亿元、2.26亿元和1.16亿元,3年时间内营收5亿多元,亏损累计高达32亿元。
坏消息接踵而至。2022年3月,柔宇科技被曝出6个月发不出工资;5月又曝出开启新一轮裁员。同你那9月,由于拖欠供应商百万合同款,柔宇科技董事长刘自鸿被限制高消费。
急转之下的遭遇让柔宇科技风雨飘摇。
为了自救,柔宇科技也曾做出努力。他们试图通过相关部门的力量,推动柔宇债务重组事宜,但迟迟未有进展。据说,其中一个原因是刘自鸿不愿放权。除此之外,刘自鸿曾邀请柔宇科技A轮融资股东Jack and Fisher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高管到公司商谈债务重组事宜,但并未出台有效的解决方案。
简单说,自救未果,柔宇科技快速滑落。
2023年2月,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柔宇科技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公司及公司法人代表兼CEO刘自鸿高消费。
截至2024年3月,柔宇科技现存2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过30亿元。再到,曝出申请破产。
对于柔宇科技的悲催遭遇,外界归纳为两个方面原因。首先商业化路径选择出了问题。本来柔宇有两条商业化途径,第一条是To B,做柔性屏供应商。这也是大多数面板厂商的共同选择,下游客户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等。其中,最有价值的便是能大规模采购标准化产品的手机厂商。另外一条是To C,直接做柔性屏电子产品,如自己做折叠屏手机。
柔宇选择了后者,也是难度较大的一条,研发自有品牌的折叠屏手机。结果证明非常失败。
第二个原因,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柔宇科技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刘自鸿身上——他是科学家不是企业家,公司管理混乱,内耗内卷太严重,办事效率低下。而且由于他对市场判断失误,导致商业化道路一直没走通,没法自我造血,而且花钱大手大脚,最后资金链断裂。
不管怎么说吧,作为创始人刘自鸿肯定要负主要责任。但不得不说,在残酷的商业世界里赛跑,最核心的还是产品本身。缺乏硬核的产品支撑,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上市、宣传,消费者最终会用脚来做出他们的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4月1日,柔宇科技发布官方声明,表示“公司未曾主动申请破产,也未进入破产程序,目前企业仍在运营中。”
柔宇科技在声明中还提到,近期传闻源自公司离职员工个人,是以期权结算纠纷名义提出的破产审查申请。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公司将基于客观事实,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处理好相关事宜。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码字不易,若您手机还有电,请帮忙点赞、转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