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数据宝
作为长时储能技术的“后备军”,液流电池近年来发展迅速,一跃成为市场“新贵”。
液流电池可在-20℃低温稳定运行100小时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近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瑛和唐奡带领团队在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分别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Small。
金属所研究人员通过在电极界面进行金属刻蚀处理,有效调控了铁离子在电极界面的沉积反应成核特性,并利用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揭示了铁离子在碳缺陷处的杂化作用增强机制及铁沉积过程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组装的全铁液流电池实现了每平方厘米80毫瓦的功率密度和250圈循环99%的电流效率,循环稳定性有效提升了10倍。
研究结果证明,电极界面优化设计可有效提升铁负极性能,为实现全铁液流电池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新途径。此外,金属所研究人员通过在溶液中引入极性溶剂,首次实现了全电池在-20℃低温条件下稳定运行100小时,研究结果为宽温域全铁液流电池技术产业化开发与应用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
液流电池未来增速可期
作为长时储能技术的“后备军”,液流电池近年来发展迅速,一跃成为市场“新贵”。根据正负极、电解质溶液中活性电种类的不同,液流电池可分为锌铁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其中,钒电池伴随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已率先进入商业化初期。
据中国能源报,星辰新能市场总监周旋向曾表示,全钒液流电池是综合技术指标最领先、产业化落地最靠前、国家政策最鼓励的新型储能路线之一。预计到2030年,全钒液流电池在新型储能中渗透率将超过30%。
目前,行业常见的储能方式普遍存在着储能时间短、安全性差、度电成本高等缺陷,不利于支持新能源的应用推广。液流电池具备本征安全、超低成本、长时储能等特点,且液流电池已来到吉瓦时代,站到了产业化的窗口前。
头豹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1年,液流电池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2%,2022年市场规模达10.6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248.9亿元,2022年至2027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或达到87.9%。
13只概念股滚动市盈率不足20倍
A股市场上,布局液流电池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接近30家,部分公司进展较快。永泰能源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旗下德泰储能1000MW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300MW)已于2023年6月底如期开工建设,目前公司正在有序推进一期300MW新一代大容量钒电池项目厂房和产线各项建设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
鹿山新材目前用于氢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的粘接材料正在测试认证与导入阶段。
上海电气已成功研发5kW/25kW/32kW/65kW系列电堆,并成功交付50余项液流电池储能项目。
电投能源储能电站包括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液冷锂电池储能、飞轮储能三种储能方式,含铁铬液流技术。公司正在建设的1MW铁铬液流电池项目,已进行单体充放电试验,尚未投入实际商运,为公司试验项目。
丰山集团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在钒电池液流电解液方面进行了研发布局和技术储备,目前处在小试阶段。
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截至4月3日收盘,今年以来液流电池概念股平均下跌1.22%。西部矿业、电投能源、龙佰集团、玉龙股份和丰山集团走势较强,年内累计涨幅超10%。3月以来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北上资金增持超亿元的有4只,分别是上海电气、西部矿业、龙佰集团和东方电气。
这些概念股中有13股滚动市盈率低于20倍,包括电投能源、振华股份、海德股份、东方电气、安宁股份等。电投能源滚动市盈率9.25倍,排在最低位置。
责编:彭勃
校对:廖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