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瑞士百达陈东:明确的基本面转向信号出现后,海外长期资金会回归

2024/4/11 0:06: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基金报 吴娟娟

日前,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首席策略师兼研究主管陈东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2024年剩余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三部分:一是消费复苏;二是出口改善;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陈东认为,当前房地产依然是经济发展最主要制约因素。他期待强有力的政策解决房地产融资问题。他表示,若观察到明确的经济转向信号,海外长期资金会重返A股。

谈及今年两会透露的2024年财政政策,陈东认为财政支持偏温和。不过,2024年财政应该有额外调整举措。他关注今年下半年财政赤字和发债节奏,以及届时是否有额外的支持措施出台。

在陈东看来,目前,房地产方面市场态度仍偏谨慎。这背后的原因是不少开发商仍承受较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潜在购房者的信心仍待恢复。消费方面,春节以来,娱乐相关的消费反弹。目前,市场在观望这种势头是否可持续。

陈东补充说明道,此前的财政政策都在供给端发力,未来消费端有没有更清晰的路径,这也是他关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东,来源:受访者提供。

消费被寄予厚望

被问及2024年经济增长的动力,陈东认为可关注如下三方面。

首先,今年剩余时间,消费可能继续呈现温和复苏。不过,由于低基数效应消除,复苏的速度可能较2023年有所放缓。但是,消费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其次,基建投资。由于受房地产影响,2024年基建投资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陈东提醒投资者继续关注房地产对基建投资的影响。从目前的融资情况来看,大部分开发商还承受一定的压力。若有政策出台,开发商“保交楼”能够实现的话,这部分拖累作用有望得到缓解。

第三,出口情况。从目前的数据看,中国的出口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这背后是海外需求的改善,海外消费电子等需求提振是主要原因。

尽管地缘政治、全球供应链重构可能对出口产生影响,但陈东认为企业也在适应调整。例如,不少企业去越南等地建厂以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等。他认为,中国的工业体系完善,一部分企业可以在变局中生存下来。

他补充说明道,“回归最根本的经济学原理来看,一个国家能否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说到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净储蓄国还是净消费国。作为高储蓄国,中国有条件维持经常项目顺差。考虑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2024年截至目前出口数据是非常好的。更宏观地看,中国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例并没有下降。”

中国房地产需求仍有空间

房地产仍是今年宏观和市场的焦点。

在他看来,政策落实细节值得关注。例如,在“保交楼”政策落地的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部分开发商,虽然账户有钱,但是受制于种种限制,账户里的钱不能跨地区流动。”诸如此类的具体问题,制约了房地产政策的落地生效。

现实是部分开发商面临压力,市场仍在等待强有力的政策出台。目前,由于担心开发商能否维持生存,购房者信心仍待恢复。谈到如何给开发商信心,进而给购房者信心,陈东认为强有力的背书和融资支持或可以缓解市场疑虑。

有别于“中国房地产需求见顶论”,陈东认为中国的房地产需求仍有一定的空间。现阶段中国的房地产尚未出现绝对量上的大规模过剩。

“基于现有中国的人口结构,城市人口变化和中国人口增长,加上城市化率变化,人均居住面积等基本假设,2017年以后,中国对城市房产的潜在需求下滑。尽管如此,2023年实际的新房成交与模型预测的潜在需求相比大概低20%。也即,短期来看房地产仍有需求在。但目前的问题是:仍待购房者入场。”他解释道。

数据亦印证了上述看法。陈东解释道,尽管2024年以来新房销售同比下降,但是1月份中国的按揭贷款同比高速增长。这说明,即便考虑了春节的因素,二手房的交易依然存在。中国的住宅需求存在,只不过目前购房者心态谨慎。

被问及“看到什么样的信号之后,海外长期资金会重返时”,陈东表示,出现让市场信服的、明确的经济基本面转向的信号,海外长期资金会重返中国。他比较关注房地产、消费等方面的指标。他进一步说明道,若有明确信号显示房地产企稳,并可能出现一波小的复苏,外资会重返。

经济基本面方面,他认为机构在等待预期可以带来经济基本面转向的信号,或者确认经济基本面已经转向的信号。陈东表示,尽管地缘政治被广为讨论,但对于瑞士百达这样的公司来说,这不是它决定是否投资中国的主要考量。

创新是决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谈及创新,陈东表示,中国的创新胜在应用。中国的专利数全球领先,中国的企业家非常有创新精神。不过,他也表示,由于企业本身能力有限,基础研究、大规模研究仍仰仗政府支持。

编辑:乔伊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