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低空经济加速“腾飞”,军工上市央企跨入新赛道

2024/4/26 7:1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日低空经济卷土重来!4月24日中证军工指数相关成份股领衔大涨,军工信息化概念股同步上扬,而军工上市央企如航天彩虹(002389.SZ)、航发动力(600893.SH)、中直股份(600038.SH)和中航沈飞(600760.SH)等近日来也表现强势。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点之一。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吴希明提出,通过实施专项能够引导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领域的企业布局低空产业,进一步发挥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保障”的基石作用。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空经济正处于初级阶段,但军工央企已积极布局。随着政策放宽,低空经济有望快速发展。军工央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优势将转化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优势。电子通信在低空经济中作用凸显,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将助推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可期。

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领域布局

随着国防建设的深入推进,军工行业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航天彩虹在年报中称,公司目前的军贸业务在手订单、交付水平处于历史高位,公司对2024军贸业务有良好的预期。低空经济的开放及优惠政策,有利于公司更好地扩展民用市场;航发动力在年报中提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低空经济必将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中直股份年报揭示,作为国内主要的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低空经济成为战略性新兴行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低空经济相关产品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目前军工央企低空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军工领域的低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如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其中,航天彩虹、航发动力、中直股份等军工上市央企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表现较为突出。这些军工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柏文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军工上市央企积极布局低空产业,把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大机遇期,以推动自身业务的发展和转型。低空经济的持续活跃为军工央企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和市场需求,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更多合作机会和资源整合可能性。

“这一举措将有力促进低空经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为军工上市央企的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柏文喜说。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完美契合了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它涉及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科技创新贯穿始终。”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低空经济不仅拓展了经济形态,还为传统产业赋能提质增效,促进产业升级。同时,低空经济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先进理念,为国民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军工央企迎来挑战

近年来,低空经济催生出一系列消费场景,无人机配送、空中交通等创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多个省份已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其发展。

日前,海南省发布了首张省域无人机试飞空域图;广州市通航企业获得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证;安徽省则规划了通用航空“一小时通勤圈”雏形。可以看出,随着政策与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加,低空经济已渐露蓬勃之势,将为未来的城市交通和物流配送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我国低空经济虽初具规模,但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突破瓶颈,推动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柏文喜认为,随着低空经济的崛起,军工央企面临多重挑战。在技术研发上,需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技术转化和应用;市场拓展上,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

“同时,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也不容忽视,以提升整体竞争力。为解决这些难题,军工央企需整合内部资源,强化外部合作,并重视人才培养。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柏文喜进一步表示。

王鹏强调,低空经济为军工央企带来商机,也考验其社会责任。面临技术、资金和政策等挑战,加强技术研发、寻求多元化融资和与政府部门沟通是关键。

王鹏进一步补充,军工央企在低空经济领域应深化技术研发和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提高技术水平。为解决资金问题,需寻求多元化融资,如与民间资本合作、发行债券等。同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为低空经济创造良好环境。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看好军工行业反转机会低空经济等多个新质生产力方向激活上游配套环节,中期调整各装备条线订单即将落地,周边局势环境持续紧张,军工央企重视中长期市值管理,多重因素叠加共振向上,行业有望迎来增速再起与估值修复的持续行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