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港股突然大爆发!重磅研判来了

2024/4/28 10:35: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曹雯璟

大反攻来了!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激发港股做多热情。本周港股一改调整态势,一路狂飙,恒生指数周涨幅近9%,恒生科技指数周涨幅近14%。

5项措施将对港股市场构成哪些利好?会带来哪些影响?此轮反弹能否持续,对港股后市怎么看?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六位基金经理,分别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 王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实港股互联网核心资产基金经理 王鑫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欧港股通精选一年持有基金经理 罗佳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汇丰晋信沪港深基金、港股通双核基金经理 付倍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宝港股互联网ETF基金经理 丰晨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 邢程

这些基金经理认为,5项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的措施,对于进一步拓展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提振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进一步活跃港股市场,更有助于增强香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他们还认为,港股估值依旧处于历史低位,目前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科技创新、资源类等板块被看好。

一、

提振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进一步活跃港股市场

中国基金报: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激发港股做多热情。5项措施将对港股市场构成哪些利好?会带来哪些影响?

邢程:中国证监会公布的5项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的措施,对于进一步拓展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的支持,提振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其次,能够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流动性,进一步活跃港股市场;最后,更有助于增强香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来港,加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香港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加快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王鑫晨: 政策层面对香港资本市场给予强大助力,进一步强化了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市场定位,有机会为港股带来突破。

例如,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后,将有更多互联互通ETF纳入标准,这既支持了香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又有助于国际投资者进一步配置中国资产。同时,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调动资金入市。此外,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有望为香港的IPO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和吸引力。

罗佳明:此次出台的优惠香港市场的政策,再次体现了国家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决心,给港股偏低的估值和低迷的投资气氛带来了一些正反馈。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为国内投资者带来高股息资产的同时,增量资金或许也会提升地产板块的活跃度。

另外,此次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境内投资者从而得以用人民币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消除汇率波动,使得境内投资者能更便捷有效地参与港股市场。港股人民币柜台设立的初衷之一,是进一步丰富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标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为未来港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强化跨境业务的黏性。

王超:首先,措施中“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未来沪深港通ETF标的数量和规模有望继续增加,更多的资金流入港股市场,优化港股市场流动性。

其次,措施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两地市场投资产品,便利投资者配置内地与香港市场资产,满足投资者对于境外的配置需求。

证监会专门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预计将为内地企业灵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提供便利。同时,香港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更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资源,增加香港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新举措有利于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付倍佳:互联互通ETF扩容、纳入REITs及优化基金互认等措施有利于满足外资更多元化的配置需求,提供更多可选工具及产品;进一步推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交易活跃,有利于内地投资者节省换汇成本等,助力人民币国际化。5项对港合作措施是进一步巩固及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体现,后续仍有更多互联互通合作可期待。

丰晨成:证监会发布5项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措施,旨在进一步拓展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更多具有长远发展和回报潜力的企业在港上市,吸引更多国际资金赴港,加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本次政策变化有效化解了港股市场近年来所面临的融资吸引力下降、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有助于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提升香港股市的流动性和长期竞争力,中长期吸引更多外国资本,进一步增强香港市场的话语权。

二、

港股估值依旧处于历史低位

中国基金报:目前港股市场整体估值如何?

邢程:纵向看,即使经过近期的反弹,恒生指数的市盈率(TTM)也仅有8.8倍左右,位于近10年的14%分位,仍大幅低于近10年的平均值水平;从横向来看, 港股的估值远低于国际市场的水平(如美、日、法、英、德等), 处于全球估值洼地。

可以说,目前港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从长期来看是较有吸引力的,中期我们看好港股市场或在波折中上行,国内经济增长政策变化以及美联储政策路径值得关注。影响香港市场定价的分子端盈利水平和分母端流动性因子均有望得到边际改善,较低估值水平不仅将为市场抵御外部波动提供缓冲,也有望使港股市场对增长修复和政策信号更为敏感,从而提供更大的弹性。

王鑫晨:目前港股估值依旧处于历史低位。放眼全球,中国资产被极度低估,投资潜力更大。我们看好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资产的价值回归,偏向于盈利模式较好、拥有优秀管理层,同时具备长期空间和竞争优势、且估值和预期合理的优质品种。

王超:估值方面,港股正值业绩高峰期,多数港股业绩后普遍盈利下修,短期估值上行空间被压制。当前恒生综指PE为9.0倍,处于历史分位点9.5%的低位水平。

罗佳明:尽管最近港股市场有些许反弹,但目前港股恒生指数估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区域。横向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相比,依然处于估值较低的位置。今年以来,实际估值差距还有所扩大, 最近观察到部分海外资金出现一定的“高切低”配置倾向,从部分涨幅较大的市场切换到港股市场来。

付倍佳:纵向看,港股PE/PB均处于历史均值以下一倍标准差;横向看,在全球大部分主要市场中为估值洼地。

丰晨成: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25日,港股互联网ETF跟踪标的指数的PE-TTM在30倍左右,位于上市以来37%分位点。日本、亚太新兴市场股市前期已累积一定涨幅,而香港市场因为1月底受A股影响探底后,其估值水平整体较外围偏低。

三、

港股市场流动性困境有望迎来反转

中国基金报:在利好政策助推下,本周香港市场迎来强劲反弹。此轮反弹能否持续?对港股后市怎么看?

邢程:港股本轮的反弹主要源于近期政策方面的利好、市场对企业盈利预期的边际好转、美联储降息节奏预期的修正,以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带来的流动性好转等因素,这些因素促使投资者短期信心提升和风险偏好的改善。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港股市场可能仍会维持区间震荡且结构性机会为主的格局。反弹持续性的核心依然是有针对性且强力的财政政策,以进一步恢复居民和企业中长期信心,这也是有效解决作为中国增长短期主要挑战的信用收缩问题的关键所在。

王鑫晨: 我们对港股持长期乐观看法。同时从国内监管方向来看,长期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市场定位仍会被强化。香港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募集外资的重要窗口,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将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角色。今天的香港处在一个转型和过渡期,我们认为当前普遍的低估值和低流动性会随着本轮中国宏观基本面预期扭转而消除。

王超:对于二季度港股持谨慎乐观态度。首先,新“国九条”推出后,重点会在上市、退市、红利三点发力,提高上市公司回报,利好港股优质公司的投资价值。同时,在温和扩张的财政政策促进下,国内经济稳健复苏。其次,目前美国通胀和就业市场数据不支持降息,海外高利率环境可能会延续更长时间。

总体而言,此次港股或是筑底的修复式反弹,长期较为看好港股未来表现。

罗佳明:我们对市场的观点一直是分为企业盈利和估值两个角度来看。企业盈利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转型逐渐深入,经济复苏的动能也在逐渐累积,部分龙头公司今年以来的盈利重回增长区间。同时,由于港股中权重较大的龙头企业积极提升股东回报,包括回购注销股本和提高分红比例,部分公司的每股盈利预期最近出现上修。

另一方面,美联储已结束加息周期,下半年或将进入降息通道,也可能提升全球权益市场的估值中枢。因此,对未来港股市场保持乐观,其中更关注优质企业的盈利修复进度。

付倍佳: 本周港股的持续反弹,背后主要由一些交易性因素在推动。展望后市,港股市场或将迎来较显著的修复行情,制约港股市场的三大因素有望陆续松绑,年内期待见到降息周期带来的流动性与盈利见底回升的共振。

盈利方面,过去三年港股盈利持续经历下修,且由于复苏周期错位,在盈利增速上落后于美国、印度等主要市场,这是港股走弱的核心原因。但从2023年开始,我们已经看到蓝筹公司在外部环境波动时盈利韧性仍强,且盈利增速有望在2024年加速。我们预计港股市场的整体盈利增速有望在今年领跑全球,这将成为支撑港股修复的重要力量。

流动性方面,过去三年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流动性收缩是导致港股下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困境有望迎来反转。

资金配置方面,当前海外投资者对于港股的低配程度接近历史低点。全球资金在海外资产波动率抬升的背景下有再平衡需求,其反身性一旦触发,港股当前隐含的弹性其实是很大的。一旦公司基本面以及地缘政治扰动因素等出现改善,市场对于港股的预期或将出现比较大的反转。

丰晨成: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后,周一开始港股领涨亚太区域,也同时提振了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全球资产再平衡需求下,海外资金在区域间市场的对冲是港股领涨的资金面基础,未来港股市场表现的可持续性仍然需要其他外部因素的支持。海外投资者将头寸移回中国的意愿,取决于有多少资金从其他市场抽出来。

四、

关注高股息、科技创新等领域

中国基金报:公募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募一季度持续加仓港股,港股互联网龙头、能源、通信成为加仓重点标的。你看好哪些行业或细分领域?

邢程:2024年主要关注三条主线的投资机会:一是具备确定性股东回报的高股息资产,其中包括电信、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等行业。二是受益于出海逻辑的结构性产业机会,其中包括工业、新能源车和消费行业中的制造和品牌等板块。三是科技创新趋势下的产业升级机遇,其中包括TMT和生物医药等板块。

王鑫晨:仍然注重在科技成长类资产上的配置,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软件,以及其他恒生科技中的重点科技标的。预期大部分公司会在2024年持续复苏,叠加AI带来的小部分增量,预期估值进一步被消化。互联网及其他港股科技行业经过2023年的超预期估值下杀,在宏观预期的反转之下会有更大的估值弹性。

王超:首先看好商业模式稳定、现金流充裕的高股息红利板块公司,长期来看,水、电、煤等资源品有望面临价值重估,理论上企业盈利存在增长逻辑。

其次是处于低估值、内生增长动力足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尽管港股互联网的估值扩张依赖内地经济复苏、经济数据改善,但已有数家龙头公司启动回购计划,正逐渐成为现金流好、分红稳定的企业。

最后,高端制造产业链龙头公司亦值得关注,包括设备、家具、家电等板块,受益于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海外地产销售回暖,相关出口链公司有望表现良好。

罗佳明:第一,资源品代表的上游,包括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铜,电解铝)和造船行业等。第二,出海相关,部分优质企业成功扩张海外收入占比,也成了市场中涨幅较好的个股。第三,科技创新相关,包括医药、互联网、电子半导体等。

付倍佳:当前最关注的三条主线:第一条是创新型资产。受益于经营杠杆弹性大、前期降本增效优,轻资产行业盈利有望持续超预期;同时,部分公司新技术/产品突破以迎接下一轮的收入扩张机会,有望开启收入的二次增长曲线。看好创新药、互联网、电子的投资机会。

第二条主线,去寻找供给有强约束、价格可能是由全球定价的这部分资产,例如有色金属行业。

第三条主线,看好港股的高股息。港股高股息资产定价离泡沫化还有很远的距离,核心是部分现金流质量高的企业还有很大提升分红比例的潜力。我们不从静态股息率选股,而是寻找资本开支下降,自由现金流增长加速,且有分红意愿注重股东回报的公司去测算预期股息收益率。

丰晨成:从代表港股Beta的互联网板块的领涨看,目前以港股互联网板块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对于海外投资者的配置价值较高。

五、

地缘政治、经济复苏力度、美联储降息进程等

成为关注因素

中国基金报:后续影响港股走势的不确定因素或风险点还有哪些?

邢程:从国内来看,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落地,以及来自经济数据改善的支持,仍然是影响港股走势的主要因素。尽管风险偏好的修复或外部扰动因素的缓解可以促成阶段性反弹,但持续性还需要经济内生动力的支持。比如,需要更多宏观支持政策落地的配合,以进一步恢复居民和企业中长期信心。

从国外来看,美联储何时降息以及市场对于降息节奏预期的摇摆,依然影响港股市场的情绪和流动性。当前美国经济韧性较强,软着陆概率较大,同时通胀处在正确的下降通道之中。尽管短期内美联储降息路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但只要通胀不出现明显回升,2024年下半年降息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王鑫晨:港股表现既要看国内的基本面,又要看海外市场的流动性。一季度末已感受到经济和企业盈利明显复苏。全球加息周期已经过去,海外在等待经济数据的放缓来进入降息周期,股票市场先行一步反应。海外科技类资产估值和表现其实已有溢价。体现在港股上,分母端的变化对市场已经不明显。核心矛盾还是企业业绩能不能稳住。我们预期对中国经济系统性悲观的观点反转以后,中国海外资产会有系统性修复。

王超:主要风险有两点:第一,基本面来看,若4月经济活动数据整体仍较弱,以及社零不及预期等情况,港股市场难走出单边行情。第二,资金面来看,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强劲,市场降息预期延后至明年,美债收益率进一步走高,则港股市场风险偏好将被压制。

罗佳明:主要关注:地缘政治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由于二次通胀风险再度延后;经济复苏弱于预期,金融体系出现尾部风险。

付倍佳:重点关注国内企业开工及现金流情况、内需复苏节奏、海外降息预期的变化、地缘摩擦有无加速恶化等。

丰晨成:其一,地缘政治因素。随着美国大选临近,两党为争取选民而产生的各种言论、行动,可能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产生短期波动。

其二,国内经济复苏节奏。宏观面的预期仍是分子端扰动投资者情绪的因素,五一期间的服务业、零售业数据或成为外资观察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角度。

其三,美国通胀及失业率数据可能会影响美联储降息的时间表,对于新兴市场标的的资金面产生影响。

其四,中期看,港股要进一步走强,还需要盈利改善、美国降息等因素共同驱动。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