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王健凡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可能会重塑全球光伏市场的未来格局。
2023年4月26日下午3点,晶科能源位于山西太原的厂房突发火灾,浓烟滚滚,直到傍晚5点火势才得以控制。现场的视频和图片显示,火灾覆盖了整个厂区,一期工程的厂房几乎变为废墟,损失惨重。
作为 “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的核心,该项目总投资高达560亿元人民币,而在不到一个月前的3月26日,第一条生产线刚刚庆祝全线贯通。
该项目的规模在全球光伏产业中是前所未有的。
2023年全年,晶科能源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合计也才78.52GW,这意味着,建成之后,仅山西这一个基地就能覆盖公司大部分的产能。
“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作为行业巨头,晶科能源的这场火灾,会在业内刮起怎样的风浪?
新晋首富,李仙德的光伏帝国
回顾中国光伏行业过去二十年的风云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场面繁华却常以苦涩收场。业内常有调侃:“光伏出首富,首富多未路”。
光伏产业曾孕育出众多名声显赫的“首富”人物,如施正荣、苗连生、彭小峰、李河君等,他们皆是敢于冒险的挑战者。然而,这些昔日的英雄大多未能走出这“首富未路”——有的远走海外,有的隐退林间,有的甚至身陷囹圄。
在这个风险与机遇共存的行业里,晶科能源的今天,离不开其创始人,新晋江西首富李仙德。
李仙德涉足光伏行业,是在亲兄弟的引领下。2001年,他的大哥李仙寿创立了浙江玉环太阳能,专注于商业和住宅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与销售。受此启发,2006年,李仙德与二哥李仙华共同进入光伏赛道,成立了晶科能源和德晟太阳能。
至2010年5月,年仅35岁的李仙德成功带领晶科能源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十年后,晶科能源从美股分拆出的晶科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22年1月26日,晶科能源终于迈入A股科创板,首日市值突破千亿,也为公司未来重返巅峰埋下了伏笔。
在李仙德的领导下,晶科能源持续发展,而他的大哥李仙寿,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期间的激进扩张后陷入财务困境,自2020年起便没有了消息。
历经多轮技术迭代与产业波动,李仙德无疑是最深谙光伏周期之道的行业大佬之一。
与众不同的是,李仙德作风低调,他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很少参与行业会议,常常通过文字来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思考。
2023年6月8日,在晶科能源官方微信上,他发表的一篇名为《把硬仗的氛围感拉满》的文章尤为“出圈”。
文章以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结语:“是时候,搞点大的了。”
风起云涌,光伏赌场的常胜将军
李仙德的晶科能源无疑是行业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晶科能源的今日地位,离不来李仙德的决策,尤其是他在早年间的关键“下注”——全力研发TOPCon电池技术并逐步实施全产业链转移。
这一豪赌确立了晶科能源作为N型组件领导者的地位。至2023年,随着“先干TOPCon”成为行业共识,已大胆前瞻性投资部署的晶科能源,在TOPCon的高端市场已占据约45GW的销量,即大约40%的市场份额。
此外,在光伏组件行业,存在一个被称为“老大魔咒”的现象:过去十年里,无论是尚德、英利,还是天合和隆基,均难以在市场顶端坐稳超过三年。
晶科能源却能成功打破魔咒,从2016年至2019年间连续四年领跑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
此后,即便是面临2020年后的接连失利,2023年,晶科能源还能以强势的姿态重新回归,不仅重新夺回了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的冠军宝座,还创造了公司历史上的最高盈利记录。
然而,每次赌注的背后都暗藏风险,李仙德的大胆布局虽然屡次带来胜利,但这种策略也是悬在晶科能源头顶的双刃剑,既可能切开前路的障碍,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资金饥渴,“豪赌”背后的融资狂潮
晶科能源自上市以来的融资活动非常频繁。
2022年1月,晶科能源成功登陆科创板,募集资金达到100亿元。这笔资金主要被用于建设年产11GW的高效电池生产线及补充流动资金,标志着其在产能上的继续狂飙。
然而,仅六个月零一天后(正好卡在了规定的两次融资时间最短间隔),晶科能源再次进行大规模融资,推出了100亿元的可转债方案,显示出公司对持续资金注入的高度依赖。
尽管,彼时据相关媒体统计,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余额高达248.55亿元,看似资金充足,但仍不足以支撑晶科能源的又一次大胆扩张野心。不久,晶科能源又宣布了97亿元的定增计划,使得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其总募资额激增至近300亿元。
李仙德此次下注的正是此次着火事件的晶科能源山西基地项目。2023年5月,公司在广泛争议中宣布了这笔光伏行业单笔最大的560亿元投资计划。
这种对资本的“抽血式”募资扩张方式遭遇了市场的冷淡反应。
虽然晶科能源的业绩仍然强劲,其市值却经历了剧烈波动,从约1800亿元的峰值一路下降到仅700多亿元。自2023年以来,晶科能源的股价累计跌幅近乎腰斩。外界对公司“吃相难看”的批评声一时甚嚣尘上。
毕竟,一次又一次的扩张背后隐藏着显著的高负债率风险。公司常年维持70%-80%的负债率,在行业内的财务风险排名居高不下。其中,2021年晶科能源的负债率高达81.40%,显著高于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等竞争对手的约50%的数值。
面对这种高负债的财务状况,甚至李仙德也不得不公开承认:“负债率已经成为晶科能源财务最重要的一场仗”。
结语
当前,整个光伏行业正经历一段艰难时期,光伏主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均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供需不平衡成为突出矛盾。业内普遍预期,光伏行业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包括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通威股份、阿特斯、正泰新能在内的行业竞争者都在加速TOPCon电池和组件的生产扩张。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众多新老玩家纷纷入局,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局面。
一方面是激烈的产业竞争,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收紧IPO和再融资。
在此背景下,不少光伏企业放慢了扩产节奏,晶科能源也不例外。公司几乎中止了所有新的投资计划,只保留了山西基地和海外的越南基地建设项目。
曾有人问李仙德, “你是通过市场调查还是政策解读,来做战略依据?”,李仙德的回答是:“我更相信直觉。”
的确,在这场光伏行业的宏大赌局中,晶科能源的筹码堆积如山。市场的牌桌上,竞争对手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加注,而晶科能源,正是那位依靠直觉一次又一次地押中赢面的赌徒。
然而,牌桌上,筹码永远在流动,每一轮加码都充满变数,赌桌愈发拥挤,一步不慎可能全盘皆输。此次着火事件会给晶科能源带来多大的影响,公司将如何尽快渡过此次事件的冲击,《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晶科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