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科技金融领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新的历史使命。进入科学家创业的时代,金融应如何与时俱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破解“科学家创业困局”?日前,在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科技金融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上,金融及科技界专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加速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指出,科技在进步,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也要不断跟着按“升级键”。找准科技和金融结合点,提升金融服务科技质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做好科技金融文章的重要发力点。
金李表示,面对当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世界经济格局深刻重塑的内外部挑战,科技金融正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加速推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当下,科技金融领域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极度缺乏既懂技术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南方科技金融研究院正是在此背景下创立的。
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与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党委书记王凭慧指出,未来中国的竞争力不应局限于低成本制造业,而应在真正的科技创新领域。因此,未来将是科学家创业的时代。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
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与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党委书记王凭慧
科技金融发展存在诸多痛点
金李列举了当前科技金融实践中存在的痛点:缺乏长期有耐心的资本、创投机构和高端创投人才不足、创投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不畅、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有待创新以及科技金融基础设施仍需建设等。
王凭慧提出了一个现在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科学家创业困局”。他指出,科学家之所以创业很难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科学家群体缺乏管理能力,多数沉浸在实验室中做研究。
星石投资副董事长,全国青联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投资者教育委员会联席主席杨玲则归纳了科技创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科技创新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成长、变现时间长的特点。对此存在两个不同的角度,从科研的角度来说,为了研究出最优的结果,研发人员不惜花重金和大量的时间去做研发。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长时间没有跑出来,对投资回报迟迟看不到希望,很有可能就此失去耐心。
星石投资副董事长杨玲
多管齐下“护航”科学家创业
针对当前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王凭慧指出,如果想要在“未来科技”领域有所作为,就不能再完全依赖过去的商业模式,必须同有投资眼光的科技投资者以及金融家共同探讨合作,结合科技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让这些科技型企业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王凭慧说:“一个纯粹的科学家创业注定会失败,科学家创业需要‘护航者’! ‘护航者’们需要为科创企业更早、更快地发现具有伟大潜力的项目,找到具有市场前景的实验室成果,找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创新,还要摸索基础研究通往产业化落地的基础规律。未来科技产业创新,实际上是科学家、投资家、金融家、企业家携起手来的‘惊险一跃’,跳进市场的‘炼丹炉’。成功了,便能凤凰涅槃!”
杨玲则指出,科技创新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成长、变现时间长特点。一方面,技术创新具备高不确定性、高成长性和高难度等特征,需要大量试错;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的特点,初期科创企业也因而具有高风险、高成长、变现时间长特点,需要长期投资介入。
因此,杨玲认为,资本市场是企业创新沃土,因为资本市场容错率高。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形成了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融资体系。但她同时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仍存在发展规模不足,难以满足所有科创企业需求的问题。
因此,杨玲建议,政府牵头建立长期广泛的小型科研基金,以应对技术突破具有不可预见性、难以判断未来发展趋势的难题。她同时建议,参考“谢菲尔德大学模式”,通过鼓励高校构建工程师团队,帮助科技型初创企业减少在前期由技术转化为产品的不确定性。
编辑:黄梅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