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百岁人生,谁为你养老?

2024/5/27 8:19: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显现和人口红利消失,仅靠第一支柱难以维持退休前的生活。

建信基金FOF投资负责人姜华指出,个人养老规划这件事已迫在眉睫,大家需要从之前的“被动养老”转为“主动养老”,提前考虑养老的事情,自己的养老自己做主。

在他看来,个人养老第三支柱任重道远,将承担起努力积累养老财富的历史使命。与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相比,养老目标基金(以下简称“养老FOF”)基于对目标“日期”或者“风险”的把握,深耕大类资产配置,长期优势显著。

最后,姜华表示,除了“持有人利益重于泰山”的初心,养老FOF基金经理应有对持有人养老陪伴的责任心,其出发点不能仅仅是产品排名,而是还需要树立帮助持有人资产长期稳健增值的理念。“希望养老FOF借助时间的力量,帮助提升养老金替代率,力争长期提升养老财富。”

跨越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

由美国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和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科特所著的《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一书中,讲述了世界上许多人活到100岁时会发生的事情。

书中指出,人生比想象中来的长,小孩们有50%的概率将活超过100岁。要过好百岁人生,最紧迫的一点是解决财务问题。

那么,现实中我们养老的钱够不够?

建信基金FOF投资负责人姜华指出,当前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是,对于养老生活,大部分正处职场的中国青年可能并无太多准备。

蚂蚁理财智库“2022当代青年养老规划大调查”显示,中国与海外青年的养老观念差距很大,在3000份有效样本中,77%的美国千禧一代通过401(k)等理财规划为养老付出实际行动,而中国只有16%。

中国青年为什么不在意养老?56%的受访者认为,依靠国家的养老社保足以维持退休生活。

“但大家普遍没意识到的是,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显现,社保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指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已不足世界银行70%的建议标准,且呈下降趋势。”姜华称。

根据人社部等相关数据测算,2020年时,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约为41.3%。

“仅靠第一支柱不易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一部分空缺需要借助第二、三支柱来弥补。不过,由于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覆盖面还不够广,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任重道远。”

姜华表示,养老规划这件事,已经迫在眉睫。大家需要从之前的“被动养老”转为“主动养老”,提前考虑个人养老财富规划和管理的事情。

2022年11月底,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

在姜华看来,养老第三支柱本质上是跨越生命周期的养老财富管理,即按照生命周期投资理论进行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在生命周期中,人力资本价值的变化会影响个人风险性资产的投资决策。个人在生命周期早期拥有较充裕的人力资本价值,会使人们通常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于中高风险资产;随着年龄增长,人力资本价值变现后逐渐减少,个人抗风险能力减弱、更重视资产和财富的保值,会减少对风险资产的配置。因此,应尽早规划青年、中年期的个人资产,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安排,力求通过长期的复利效应提升退休后的养老生活水平。”

养老目标基金长期优势相对显著

2022年11月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已满一年半。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截至2024年5月下旬,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的四大类个人养老金产品总量已达746只。其中,养老目标基金有180只,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分别有465只、23只、78只。

姜华表示,养老FOF入选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本身便是“优中选优”的过程。200家基金管理人中有64家曾发行养老目标基金产品,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有271只养老目标基金在运作,其中设立了Y份额的187只产品涉及53家基金管理人。

在他看来,与普通公募基金相比,养老FOF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基金Y份额的设置可享税收优惠。缴费方面,每年按12000元的限额,收入越高,税优越高。

“这种税收优惠可以进行再投资。”

第二,养老的财富规划是与生命周期相匹配的长期投资行为,养老资金投资的长期性,体现在通过牺牲资金的流动性争取换来长期投资更高的风险溢价资产以及复利效应带来的补偿;储蓄和低波动的理财产品在全生命周期视角较难做到流动性牺牲的充分补偿。

第三,养老FOF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一站式全球资产配置的公募基金产品。在目前基金产品工具化趋势日益强化的环境中,养老FOF可以通过QDII基金、商品基金、行业主题基金以及各类策略和风格基金,实现全球多元资产配置和多元策略配置。

第四,高夏普比率(即收益风险性价比)是养老FOF追求的目标之一。养老FOF在全球多元资产和多元策略配置的框架下,针对不同资产和策略的不同周期,以比价关系为核心进行各类资产和策略的再平衡决策,在组合层面力争提升收益的同时,通过各类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努力平滑组合的整体波动,进而达到提高夏普比率的效果。

那么,第三支柱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又该如何选择?

在姜华看来,上述四大类个人养老金产品各有千秋。

比如,养老储蓄相对安全性突出,但同时在经济上行周期可能较难战胜通胀;养老理财相对波动可能较小,但同时权益风险资产配置比例也通常偏低、业绩弹性可能有限;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资金长期锁定用于养老保障目的的专属保险产品。

养老FOF则是基于对目标“日期”或者“风险”的把握,深耕大类资产配置,力争博取超额收益,长期优势相对显著。

与前三者相比,养老FOF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稀缺性。其中,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较高的产品,中长期业绩弹性更高;而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较低的产品,最短持有期为1年,可提供相对更好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姜华指出,个人养老财富规划和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保持长期购买力水平,而权益等风险资产是在长期视角下有望能够战胜通货膨胀的重要利器。

“其他几类个人养老金产品在权益等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可能相对较低,而养老FOF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权益资产投资比例较高的产品选择,也为实现个人养老财富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构建“有锐度的建信FOF”

建信基金已深耕FOF投资领域多年,是2017年首批公募FOF基金管理人之一,2019年初即发行养老FOF,在业内相对领先,2022年11月首批即有养老FOF产品设立Y份额并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目前已有5只纳入。

为给养老投资保驾护航,公司打造专业化养老投资团队。

据姜华介绍,团队精兵强将各有特点,都很能“打”。

比如,FOF投资团队负责人姜华认为投资中择势重于择时,擅长以比价关系为核心,进行多元资产配置和中观行业配置及其再平衡;FOF投资团队副主管刘琛擅长多资产配置及多策略FOF投资;投顾团队主管孙悦萌擅长中观风格和行业轮动,用量化工具精选个基;基金经理王志鹏擅长捕捉REITs、转债策略等多元策略;基金经理姚波远擅长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捕捉时代主题、把握投资主线;基金经理尚劲擅长精选基金经理、跟踪全球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打造“有锐度的建信FOF”,2022年四季度建信基金新的FOF投资团队成立以来,建信FOF投研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升级迭代。其投资方法论先是由量化基金精选的1.0版本,快速升级为在量化基金优选平台融入宏观择时体系的2.0版本;近年来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的特征相对明显,团队在投资方法论中融入中观行业配置的研究和思考,形成“宏观择时、中观择势、微观择优”的3.0版本。

姜华指出,这是一个大的方法论,在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框架下,充分依托全公司的投研资源平台,多元资产和多元策略全面涉猎,形成了一个矩阵式的投资决策体系。

实践证明,这套养老FOF方法论体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并在构建“有锐度的建信FOF”的目标上卓有成效。

今年以来,建信基金FOF团队便打出了漂亮一仗。

2024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较大,建信基金FOF产品业绩排名却逆势提升。其中,建信普泽养老目标日期2040/2050、建信优享进取养老目标五年、建信优享平衡养老目标三年等同类排名均位前列。

“在高波动的市场中,不存在单一策略或方法可以持续稳定地为客户提供高回报,因此,需要不断迭代和升级,并日复一日对可投资资产和策略的预期收益和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和再平衡,持续优化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护航养老金融大战略

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至关重要。

建行集团是养老金融的先行者,2021年提出“1314”养老金融服务体系,这一全方位的战略规划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等。同时,建行集团致力于打造养老金融专业银行,提供“一站式”专业养老服务。

面对养老金融的战略机遇,建行集团构建了完善的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体系,除开展第一、二支柱相关业务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等四大品类也均积极开展。

为更好协同集团养老金融大战略,建信基金由高管牵头,成立了养老金融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公司养老业务,并设立养老金融工作专班,发挥建信基金在养老FOF领域的优势,协同集团养老金融业务共同发展。在养老金融专班下,又设养老讲师团,协同总分行在客户经理、个人投资者等人群中介绍和普及个人养老金业务,例如对养老金融研究、养老财富规划、养老理念宣导等等,希望帮助投资者建立全生命周期、场景化的养老规划和投资观念,陪伴养老投资全周期。

谈及当前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进展,姜华认为,过去一年多时间已取得一定成效,供需两端显现出很大亮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力。

养老金融业务是一项蓝海业务,机构普及和推广的意愿很强烈,并且已构建起供给丰富、特色明显的全谱系产品体系。以公募基金养老FOF为例,目标风险策略覆盖了稳健、平衡、积极等不同风险谱系,目标日期策略覆盖了70后、80后、90后、00后等各年龄段的受众群体。

但不可忽略的是,在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阻力,主要体现在需求端。“目前在老龄化背景下,部分受众群体对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认知理解和未来规划仍有提升空间,供需两端出现错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

姜华坦言,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数百只,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在如此繁多的产品中弄清楚各自特点,并最终做出适当选择,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

“受众群体范围广,风险偏好也各有不同,让人们认识到养老的重要性并选择到适配的产品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个人养老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及相关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显示,从中国养老金三支柱的资金结构比例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接近6万亿元,企业、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合计5.75万亿元;相比之下,个人养老金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养老投资决策,姜华表示当前是积极参与的好时机。

他认为,当前权益市场估值仍处低位,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兴未艾,长期投资信心可期。

“2月以来市场情绪逐步回暖,上证指数反弹至年初点位,后续将回归基本面主导,优化结构将更为重要。”

在姜华看来,今年红利板块强势的本质是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后续关键要看能否出现引领市场的主线,重点关注政策扶持方向或景气持续提升的行业,较有可能的主线机会是新质生产力相关方向,如科技、自主可控、高端制造等。

未来,养老FOF如何凭借自身优势继续“开疆拓土”?姜华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理念的直达。他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的拐点的大背景下,个人养老的财富规划和管理非常重要,这个理念和认知需要直达每个人心中;

第二,养老FOF基金经理除了秉持“持有人利益重于泰山”的初心之外,还要有陪伴意识,养老FOF基金经理应有对持有人养老陪伴的责任心,这意味着其策略的出发点不应单纯是产品排名,而是需要树立帮助持有人资产长期稳健增值的理念。

“即便以后我们退休了,我相信建信基金的FOF投资团队依然继续陪伴持有人,持续提供养老稳健增值的服务,并填补替代率沟壑,最终达到增厚养老财富的目标。”

第三,在养老FOF产品管理上持续探索创新。据姜华透露,对于团队重点产品,不再单纯基于“风险”或“日期”的视角,而是结合基金经理的年龄、风格,尝试将基金经理特点、优势与产品特色相匹配。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资产如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如对投资人的最短持有期限做出限制,对于每份基金份额而言,在最短持有期限内该份基金份额不可赎回。“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CIS)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