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迎来重磅利好。
5月24日,国家大基金三期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据说,跟一期重点投向芯片制造、二期兼顾设计不同,三期的重点是AI芯片相关。
显然,科大讯飞(002230.SZ)是受益标的之一。但是,市场似乎不买账,在利好公布后,科大讯飞的股价并没有止跌。
究其原因,或许跟此前的一则消息有关。
近期,抖音、阿里云等宣布大模型降价,随后,百度、腾讯云、科大讯飞宣布部分模型免费。业内人士认为,从“卷”参数到“卷”价格,大模型比拼进入白热化阶段。正因为这样,市场存在一种担忧,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尚处于初级阶段就已经如此内卷,接下来这种内卷只会更加严重,盈利会更加恶化。
事实上,科大讯飞的盈利能力在不断恶化。
2023年,科大讯飞营业收入196.5亿元,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乍一看,似乎还行,但是,扣非净利润只有1.18亿元,同比下滑71.74%。也就是说,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经趋于恶化。
拉长时间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2021年-2023年,科大讯飞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79亿元、4.18亿元和1.18亿元;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是-4.4亿元,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扩大。
再看公司的债务情况。
截至2023年底,科大讯飞负债首次超过200亿元,资产负债率53.13%,连续两年增加。其中,长期借款由2020年的8247.48万元迅速增长至45.55亿元。
尽管这个数字不足以说明科大讯飞的债务压力越来越大,但是,经营越来越难,跟此前定的目标差距越来越大,却是不争的事实。
2021年年初,科大讯飞董事长公开表示,到2025年,公司要实现“十亿用户、千亿收入、万亿生态”的目标。有人调侃说,一开始,科大讯飞的目标是2025年营收过千亿,但目前看,真相极有可能是“五年累计营收千亿”。
提到科大讯飞,可以说有众多光环。
科大讯飞被誉为国内Ai第一股,主要从事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推理及自主学习等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研究。但是,公司产品的商业化并不容易。
按产品分类,科大讯飞的产品分为了八大类,产品非常庞杂,面向G端、B端、C端都有。其中,教育业务的占比差不多是3成。不过,需要特别说明,在教育业务里,尽管公司不断增加消费者产品的销量,但事实是,C端产品某种程度上还是主要依赖G端和B端配套所产生出来的需求。
一句话,顶着高科技光环的背后,科大讯飞的净利润率只有个位数。不过,如果剔除掉政府补贴的话,这个数字会更糟。
这还没完。
2023年,科大讯飞研发费用为34.8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7%。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可以理解,但是,销售费用竟然超过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18.2%。
大家怎么看待科大讯飞的商业模式?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科大讯飞到底是研发驱动还是销售驱动?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双高,科大讯飞的利润该靠什么?
最后,截至2023年底,科大讯飞的应收账款是121.65亿元,同比增长23.26%。跟2020年比,科大讯飞营业收入增长了50%,但是,应收账款却增长了122%。至于说净利润,却不足2020年的50%。
所以,科大讯飞到底是在向前,还是在开倒车呢?
陪伴,是长情的告白
从2017年2月开始,看财经企微离不开大家默默的爱
点赞、关注、分享、留言、收藏!
一路走来!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需独立思考。
为你报道更多热门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