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大航去年总营收增长14%:亏损均大幅收窄,预计今年票价稳中有升
三大航去年亏损继续大幅收窄。
近日,中国国航(601111.SH)、中国东航(600115.SH)、南方航空(600029.SH)陆续披露完2024年年报。三大航空央企去年营业收入总计为4730.43亿元,据记者计算同比增长约14%;归母净亏损总计61.59亿元,同比收窄约54%。
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三大航营收均创历史新高,亏损呈现大幅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航在财报中均提及支持国产大飞机事业,未来三年三大航计划引进60架。作为C919客机全球首家运营商,东航C919机队规模增至10架,执行航班超6500班,计划2025年至2027年每年引进10架。国航目前C919机队规模为3架,计划2025年至2027年每年引进10架。南航去年C919共有3架,计划今年引进12架、2026年引进8架,2027年引进10架。
据悉,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采用单通道窄体布局,座级158至168座,航程4075至5555公里。目前,C919订单数已经超千架。其中,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央企均已向商飞订购百架大飞机。到2031年,三大航将分别引进100架大飞机。
三大航去年大幅收窄,中联航、厦航等子公司航司实现盈利
具体来看,南方航空去年营收继续蝉联三大航榜首,达到1742.24亿元,国航其次,营收近1667亿元,东航营收为1321.1亿元,南航、国航、东航营收分别同比增长约9%、18%以及16%。
去年三大航业绩数据
去年国航亏损已收窄至2.37亿元,同比收窄超七成。南航亏损17亿元,亏损收窄近六成,东航亏损超40亿元,亏损收窄近五成。
三大航2024年业绩集体仍未实现整体扭亏,但经营业绩上有明显改善,营收均实现倍增恢复。其中,国航和东航仅第三季度实现盈利,南航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均实现盈利。总体来看,第四季度属于传统民航客运淡季,其间不少航线价格都会环比大幅回落。
国航分季度财务数据
东航分季度财务数据
南航分季度财务数据
去年三大航部分控股或参股航司已实现盈利。
国航参股航司中,仅国泰航空实现盈利,去年归母净利润为88.01亿元,据计算同比增长7.88%,继续蝉联中国年度最赚钱航司。对外股权投资方面,国航财报指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为169.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76%。其中,对国泰航空的股权投资余额为141.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77%。
国航重大股权投资
此外,国航主要附属的航司中,深圳航空、北京航空、大连航空、澳门航空去年亏损均同比扩大,内蒙航空转亏。其中山航集团由盈转亏,去年亏损5.06亿元,2023年盈利6.02亿元。谈及未来对山航的减亏计划,国航总会计师孙玉权在近日的业绩交流会上指出,山东航空管理层和国航管理层正在积极寻找有效措施,加大协同,争取2025年实现大幅减亏。
国航子公司去年业绩分析
东航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中,去年仅中联航实现盈利,净利润1.08亿元,上年同期为100万元。南航控股航司厦门航空去年实现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长45.51%。南航物流去年实现净利润41.86亿元,同比上升72.33%。
东航子公司去年业绩分析
去年,航空物流呈现量价齐升发展态势。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黎晓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供给方面,主要航司增加全货机运力投入,同时国际客机腹舱运力也进一步恢复,市场运力供给增大。需求方面,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主流电商平台希音、Temu、菜鸟、TikTok加大海外销售和布局力度,带动航空运输需求增加,推动市场运价走高。
今年2月底,南航发布公告称,基于目前市场环境变化,为统筹安排资本运作规划,经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南航物流拟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文件。此次撤回不会对南方航空和南航物流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会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也不会影响公司战略规划的实施。
南航副董事长、总经理韩文胜在此次业绩会上指出,南航将结合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变化、自身战略方向和经营情况,统筹安排南航物流资本运作规划,更好地为股东创造价值。未来如有应披露事项,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民航市场竞争加剧,南航回应薄型座椅争议
去年航空客运市场“旺丁不旺财”现象较为突出,据中航协数据显示,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2023年下降超过10%。票价下滑也进一步带动收益下降。
平均客公里收益是票价水平的直接反映,为旅客经营收入除以收入客公里航空公司运输每名旅客每公里带来的收入。去年,三大航客公里收益均下滑超一成。其中,南航平均客公里收益最低,为0.48元,同比下滑12.73%;东航次之,平均客公里收益为0.512元,同比下滑13.66%;国航相对较高,平均客公里收益为0.5338元,同比下滑12.41%。
韩文胜在业绩会上指出,2024年南航客运收益下降,主要有行业竞争、高铁等其他交通方式分流、旅客消费趋于理性谨慎等因素。
此前南航轻薄型座椅的推出一度引发争议,南航战略规划投资部总经理皮文晖在此次业绩会上指出,南航为适应市场趋势,提高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客舱布局与市场航线的匹配度,落实机队精益管控策略,南航自2025年3月起陆续对28架A320系列飞机和15架737-800飞机进行全新客舱布局改造,改造后配置国产轻薄型座椅。
对于网上争议,皮文晖强调,南航定位不变,全网全通全服务。皮文晖强调,安装轻薄型座椅不代表廉价,更不代表低端,与航司定位和票价水平无关。目前轻薄型座椅在新飞机引进和存量飞机客舱翻新中已被广泛选用。皮文晖也指出,相比传统座椅,南航选用轻薄型座椅一是更加节能环保;二是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座椅宽度没有变化,可正常调节倾斜角度,还增加了一些实用功能。同时该款轻薄型座椅是目前市场主流产品之一。
此次南航舆论风波背后,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航司在当前背景下为降本以及盈利的挣扎。
去年中国民航业迎来全面复苏,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首次突破7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时,中国民航受到供需关系结构变化、油价及汇率波动、公商务出行需求不足、高铁分流等因素影响,航空公司的经营压力依然巨大。三大航财报均提及国内民航市场竞争激烈。其中,南航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陈威华在业绩会上指出,主要受国际市场恢复相对缓慢,全球供应链不畅导致飞机航材等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人民币贬值等多重因素影响。
在竞争风险方面,国航则在财报中指出,去年市场经营主体并未明显减少,公司仍面临较大同业竞争压力。国内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尚未完全恢复,部分宽体机转投国内市场,国内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国际方面,国内航空公司新增航线主要集中在中亚、西亚、欧洲等目的地,短时间内局部竞争加剧。本公司将坚持枢纽网络战略,全力打造北京和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与市场其他竞争主体实现差异化发展。
继续加密、新增国际航线,是三大航以及整个民航业今年共同的发展方向之一。
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国际客运航班恢复至疫情前84%,今年将加快国际航班恢复,力争国际航班数量恢复至疫情前90%以上。
东航在年报中指出,去年大幅加密上海至欧洲、澳洲航线,国际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的102%。其中,日韩市场是传统航空高收益市场,东航是中日市场份额最大的承运人,是中韩市场中方最大承运人,日韩市场恢复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
国航董事长马崇贤在业绩会上指出,今年国际运力主要投放在欧洲区域,增投在“一带一路”相关市场。年报指出,去年国航执行“一带一路”相关航线已达65条,涉及29个国家、37个城市,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
南航财报指出,今年公司将以边际贡献总量最大化为目标,加大国内市场运力投入,提升国际航线收益品质。国际及地区航线计划增加广州-马德里、北京-西安-多哈、乌鲁木齐-广州-吉隆坡、深圳-东京、长沙-东京/新加坡等。据梳理,航线主要涉及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国家。
民航市场今年开局平稳增长,今年票价预计稳中有升
尽管当前市场面临一定挑战,但三大航对于今年的发展保持一定积极态度。
国航总裁王明远指出,公司观察到近期公商务需求向好,预期还会持续向好。今年国内票价预期稳中有升,将在量价平衡把控中争取收入增长最大化。
国航董事长马崇贤指出,2025年公司整体ASK(可座公里,即飞行公里数乘以可出售座位数)预计同比增长8%,国内同比增长5%,国际同比增长15%,地区同比增长13%。
东航董事长王志清表示,2025年夏航季,公司将充分挖掘有效市场,坚持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动态实现量价平衡,在扩大运输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收入水平。
南航副董事长、总经理韩文胜预计,2025年南航国内国际市场将保持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南航将根据市场形势动态调整运力投放策略,不断强化运力投放与市场需求、运量与运价的匹配度,促进航线经营整体品质提升。
据航旅纵横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约1.9亿人次,同比去年增长约7.5%,平均客座率超83.3%,同比去年增长约2.8%,民航市场开局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中航协此前通报看好2025年民航市场,其中指出,今年行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改善。今年需要航空公司加强合作,持续优化市场竞争格局,共同维护行业秩序,坚决避免“内卷式”无序竞争;持续优化航线网络,深化落实“干支通、全网联”,积极推动中转便利化,丰富航空运输产品;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强化精益管理,科学控制成本。